丹霞溢光 作品

第107 章 攻佔臨海(一)

    公元一二一六二月,成吉思汗下詔,命令臨海國王張鯨率領臨海軍三萬人馬,南下至霸州,和鐵木格三萬蒙古騎兵匯合後,共同進攻金國南京路地區。



    張鯨本不情願攻打金國,但又不敢違抗成吉思汗命令,只得率領三萬人馬慢騰騰的向南進發。走了半個月,才到達六百里外的平州。此時平州知府已經帶著守城士兵逃向南方了,城內只有一個名叫鮮卑仲吉的領兵都統,帶著兩千多名預備軍守城。



    鮮卑仲吉,金國中都路灤州鮮卑人,其姓氏不詳,以民族名稱姓。自幼家貧,很小就跟著家人下地種田。鮮卑仲吉心地善良,遇鄉鄰借糧,就是自己捱餓也要借給別人。後因生計困難加入灤州金軍,灤州知府見其誠實,委派他做軍隊後勤事務,監管當地慄園。窮人向他討糧充飢,他均慷慨相增。鮮卑仲吉自幼習武、武藝精湛,灤州知府提拔其為灤州預備軍副統領,訓練預備軍。後因功調任平州領兵都統。



    張鯨所部到了平州城下,石抹也先請命進平州勸降,張鯨求之不得。



    石抹也先進入平州城內,見到了鮮卑仲吉說,若降,則全城皆太平,百姓也可安居樂業。若抗,即殺死全城守軍,百姓也受累。



    鮮卑仲吉是愛民之人,心想,金國朝廷已經不管我們了,如若抗蒙,全城軍民必被其害;莫若打開城門投降蒙古,保全城軍民平安,才是上善之舉。



    於是鮮卑仲吉答應石抹也先,打開城門投降大蒙古國。石抹也先聽說過鮮卑仲吉為人,清廉忠勇、勤政愛民。於是請旨成吉思汗,封鮮卑仲吉為平州知府。



    平州地處河北東北,燕山南麓,西距中都僅五百里。殷商時期,該地為孤竹國地。春秋戰國時期,屬燕國。秦朝時期,屬遼西郡。漢朝時期,屬幽州遼西郡。隋朝時期,始設盧龍縣,屬北平郡。唐朝時期,升為平州,沿用至遼金時期。下轄四縣,十萬餘人口。



    進入平州城後,張鯨讓親兵偷偷給自己找來巴豆吃了,然後以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為由,故意裝病,命令全軍在平州城內安營紮寨,停留不進,並暗中謀劃要逃回臨海國。



    被成吉思汗任命的監軍石抹也先察覺到張鯨裝病是假,有逃跑之心是真。於是率領三千蒙古士兵秘密包圍了張鯨的帥帳,把張鯨抓起來,並送往中都皇宮,交成吉思汗發落。張鯨帶來的臨海軍則由鮮卑仲吉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