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17章 坐論儒釋道

    清除闊闊出後,大蒙古國國師和大祭祀官的位置虛位以待。讓誰出任這一位置,成吉思汗心目中還真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選錯了,怕又鬧出一個通天巫闊闊出。不選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精神領袖也不好駕馭部眾。



    於是成吉思汗再次召開庫裡臺會議,商議國師人選,參加會議的人只有四大謀士。



    成吉思汗說了自己的想法,自闊闊出被處決後,國師一職虛位以待,我準備選一名高士擔任,你們是我最信賴的謀士,而且來自不同民族運用你們的智慧和學識,給我一個好的建議吧!



    四大謀士均沉默不語。



    成吉思汗最先問豁爾赤說,豁爾赤,你是最純正的蒙古人,一直信奉薩滿教,據我所知你以前還學過薩滿教巫術,這個國師由你擔任,如何?



    豁爾赤深知成吉思汗現在就是準備削弱薩滿教對蒙古部眾的影響力,所以連忙擺手說,成吉思汗,您饒了我吧,當國師必須的清心寡慾,我當了國師,我那二十幾個老婆可怎麼辦啊。



    眾人皆大笑。



    成吉思汗繼續問耶律阿海、塔塔統阿和郭寶玉,也說說你的意見。



    耶律阿海說,我本來沒有宗教信仰,但金國統治者為了抵制漢人本土宗教道教,讓所有官員信奉佛教,所以我才信奉了佛教。後來追隨了成吉思汗,改信薩滿教,但對薩滿教知之甚少,不知道誰能擔任國師一職。



    塔塔統阿也說,我的情況和耶律阿海一樣,以前在乃蠻部信奉基督教,後來加入乞顏部後改信了薩滿教,時間較短,不知道誰擔任國師合適。



    郭寶玉卻說,成吉思汗,我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可能有些違背大蒙古國的《大扎撒令》了。



    成吉思汗知道郭寶玉的想法一直是別出心裁的,也很想聽聽郭寶玉的想法。成吉思汗說,但說無妨。



    郭寶玉說,我認為讓薩滿教一家獨大的話,萬一再出一個闊闊出這樣的野心家,局面很難控制。成吉思汗海納百川,胸懷天下,以後還會征服更多的國家。我們可以接納不同的宗教,好讓被我們征服的國家的人民更好的歸順我們。



    成吉思汗說,言之有理,你們漢地信奉哪些教呢?



    郭寶玉說,主要是儒釋道三家。



    成吉思汗說,你對漢地最熟悉,給我們介紹一下這三家宗教的情況吧。



    郭寶玉說,儒教嚴格來說不是一種宗教。創始人是漢人春秋時代的孔丘,憂慮當時的混亂狀況,一生恓恓惶惶,希望國家恢復秩序和安定。他是當時最為博學的學者,因而得到許多人的尊敬,他被尊稱為“孔子”或“夫子”,人們稱呼他的名字就感到是一種褻瀆。但是他的主張得不到當時國君們的響應。到了漢朝,從漢武帝開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實行了“獨尊儒術”的政策。儒者董仲舒依據孔子的思想,適應新的歷史條件,對這傳統的國家宗教教義進行了新的解說。在董仲舒新解說的基礎上,後來的儒教不斷努力,逐漸使傳統宗教徹底建立在由周公、孔子奠定的儒家學說的基礎之上。因而,獨尊儒術,是傳統的國家宗教徹底儒化的開端,也是儒教的真正開端。從此儒教被漢人奉為官學,居於社會或國家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