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6章 創立文字

    大蒙古國建國以前,蒙古民族是沒有文字的。但是成吉思汗從小就渴望認識文字,學習文化。成為乞顏部可汗後,成吉思汗會經常讓豁爾赤給他講《孫子兵法》。豁爾赤早年曾被金兵俘虜,被賣到金國北京大定府一家官宦人家做奴隸。那家主人請的有教書先生給自己兒女教書,豁爾赤在伺候他們讀書時也偷偷在一旁學習。豁爾赤十分聰明,幾乎是一學就會。



    女真族本來有自己的女真語和女真文,金國建國以後也在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女真貴族改漢姓、穿漢服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金國統治者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很多金國高級將領和官員甚至皇帝也熱衷於學習漢族文化,漢語言文字漸漸取代了女真語言文字。



    豁爾赤的主人一家也很推崇漢族文化,讓兒女學習的主要是儒家經典。豁爾赤在其家中呆了五年,幾乎學會了所有的漢字和少量儒家經典。主人家有一間很大的書房,豁爾赤也經常趁打掃書房的機會進去看會兒書。這麼多書裡,豁爾赤最喜歡看的就是兵書,看的最多的就是那本《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期的吳國人孫武。全書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等十三篇,共約五千九百字。該書總結了春秋時期的戰爭經驗,對於戰爭的各個方面,均有系統而精闢的論述。相傳此書是孫武在吳國隱居十年寫的奇書,後來他把此書獻給吳國國君,吳國國君如獲至寶,任命孫武為大將軍訓練士兵。當時吳國還只是一個小國,孫武訓練吳軍不到三年,就帶領三萬吳軍戰勝了南方第一強國楚國。



    豁爾赤十分喜歡這部兵書,經常趁打掃書房的時候偷偷閱讀。五年後,他的主人在朝中捲入一場政治鬥爭,失敗後全家被流放邊關,豁爾赤才趁亂逃走,返回闊別五年的蒙古草原。



    豁爾赤投奔成吉思汗後,經常給成吉思汗講《孫子兵法》書中的軍事思想和作戰方法。成吉思汗每次都聽的十分認真,而且也是一聽就懂,後來他在每次戰鬥中經常使用該書教的作戰方法,經常都是屢試不爽。他的敵人都認為成吉思汗是戰神,似乎他天生就具備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實際上只有他自己知道這裡面很多都是得益於《孫子兵法》。成吉思汗也通過豁爾赤從中原弄來一本《孫子兵法》,但是他看不懂,所以他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學會認字,好讀懂這些書。所以剛建立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就打算發明自己國家的文字,有了文字就可以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將來還有誰敢說我們蒙古民族是沒有文字沒有文化的“蒙古蠻子”、“劣等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