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895章 聽聲辨位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的快!跑的快!一直沒有眼睛,一直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小傢伙揹著小書包,在曾凡的身邊跑前跑後,嘴上唱著新學會的歌曲,特別的歡實。

  “爸爸,老虎沒眼睛,看不見路也能跑嗎?”曾水跑著跑著停下來問道。

  “通常情況下可能不行,你唱的是兩隻老虎,他跟著前面那隻跑,用耳朵理論上也聽聲辨位,需要聽覺能力特別厲害才行!”曾凡回答道。

  “我們王老師說,‘只要有腿兒就能跑’,哈哈!”小傢伙繪聲繪色的學老師說話。

  “你們老師說的沒毛病,有時候不需要太較真!你是學唱歌,又不是寫歌詞!”曾凡也跟著笑了。

  “爸爸,我跟在你後面,我要試試用耳朵聽聲辨位,閉著眼睛走路回家!”曾水突發奇想說道。

  想到馬上就做,跑到曾凡的身後,閉上了眼睛跟著他走路。

  “那你可要小心,我的大概位置你能聽聲音識別到,聞氣味也能感應到,可是腳底下的路就沒那麼容易了,當心腳下有坑,有臺階把你絆倒!”曾凡自顧自的邊走邊說。

  “這條路上沒有坑,只有幾處臺階,我都知道在哪裡!”小傢伙在他身後大聲說道。

  “你知道大概在哪裡,不用眼睛看你知道具體位置嗎,要知道哪怕判斷差半步你就會踩空!”曾凡問道。

  後面的曾水不說話了,努力的用耳朵聽聲辨位。

  如果是別的孩子也就是一時興起,玩一會聽不出來也就算了,小傢伙可不是普通人,他的大腦遠比普通孩子更發達。

  人耳的結構差別不大,聽聲辨位最難的不是聽,而是分辨和判斷,需要聽覺中樞神經系統格外發達,將耳蝸神經將接收到的各種微弱聲音信號進行大量複雜的運算,判斷識別聲音來源,獲取精確的環境信息。

  同一個音源聲音受到周圍環境反射,傳入耳廓,在耳廓聚攏後通過耳道反射、折射傳進耳蝸,轉變成極為微弱的生物電信號,然後傳導進大腦聽覺中樞,進行識別判斷。

  周圍環境有很多不同來源的聲音,大部分都很微弱,聽覺中樞會自動過濾掉認為無用的信息,只將最清晰的聲音識別後傳達到決策中心,於是我們就聽到了聲音。

  是汽車聲,喇叭聲,還是鞭炮聲,走路的聲音,與自己大概的方位、距離,都能迅速做出相應反應,如果是語言聲音,還要進入大腦左半球額葉、顳葉相應區域進行語義識別,音色識別,判斷聲音來自於誰,什麼意思等等。

  受到曾凡無意識影響,曾水遠超普通人的意念場可以讓他對大腦進行更多有意識的精細控制,對外界所有聲音在聽覺中樞層面進行更詳細的分類甄別。

  通過雙耳接收到聲音的微小時間差,大多數人都可以憑經驗對聲音來源方向進行定位,通過聲音強弱以及不同折射途徑到達的時間差,可以進行距離定位,每個人憑經驗都能做到。

  難度真正大的是更精細的定位,每個人的能力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很多東西不發聲,只能通過對各種反射聲音的極細微差別進行識別判斷,那個就更難了,即便是蝙蝠,也需要自己發聲,自己接收才能進行精確定位。

  還有路面的平整度,哪裡有牆壁,哪裡有臺階,哪裡有樹木,哪裡有護欄,哪怕是對聲音專注力更強的盲人,都很難做到精確識別。

  在傳授兒子經驗的同時,曾凡也在做著類似的嘗試,兒子無意中的做法對他也產生了很大的啟發。

  以往他一直試圖通過意念場直接感應周圍的非生命物質,幾個月來都是毫無進展,或許就是因為他的思路不對,有點太急於求成,總想著一步到位。

  人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無論是眼睛,耳朵,還是鼻子,舌頭,或者全身的觸覺神經末梢,在微觀層面都是通過粒子之間的能量傳遞來實現。

  可見光頻率的光子穿過瞳孔撞擊到視網膜上,我們才會產生視覺信號;音源處振動的能量波通過各種空氣分子的震盪傳播進我們的耳蝸,我們才會產生聽覺信號;我們皮膚組織內神經末梢的觸覺感應信號,在原子的層面,也是對外界不同物體外層原子的電子雲排斥力產生的反應而已。

  曾凡現在對自己的身體有很強大的微觀感應和控制能力,他可以增強表皮細胞的敏感性,通過感應全身表皮細胞接受外界光子和聲音傳遞的能量波信息,來達到看和聽的目的,不需要眼睛和耳朵,也能接收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外界信息。

  至於嗅覺和味覺的信息,都是對應的分子來傳遞,比起視覺和聽覺辨別難度就更低了很多,實現起來更加容易。

  如果這種能力鍛鍊到極致,肯定會增強他微觀原子層面的感應能力,再進行意念場的感應實驗,或許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父子兩個一前一後閉著眼睛默默的走路,誰也不說話。

  幸虧他們走的是衚衕裡的道路,行人很少,基本上還都是不認識的人,要是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免不了會引人關注。

  曾凡走的閒庭信步,他皮膚的感應能力可比兒子聽聲辨位厲害多了,他也是剛剛發現,自己閉著眼睛竟然可以‘看’更遠,不借助耳朵,也可以‘聽’到更多的聲音。

  “爸爸,我要走在你前面,我學會聽聲辨位了!”快到家門口了,小傢伙大聲說道。

  然後快步跑到了曾凡的前面,蹬蹬蹬的向著家門口跑過去,邁上臺階走進了大門口。

  他仍然閉著眼睛,卻彷彿仍然可以‘看’清衚衕裡的道路和牆壁,不過幾分鐘的路程,真的做到了曾凡隨口提起的聽聲辨位,甚至比蝙蝠還厲害了。

  蝙蝠還需要自己發出超聲波進行有源定位,曾水只是通過傾聽識別背景噪聲,就能清晰感應周邊環境,這樣的學習速度,在他這個年齡來說,比曾凡都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如果是在三十年前有這個能力,妥妥的一代‘氣功大師’,可以到處演講,廣收門徒了,比那些魚目混珠的騙子有說服力多了。

  走進院子裡就聽見曾水在跟媽媽炫耀新學會的能力,閉著眼睛在廚房裡轉來轉去,最後被薛燕轟了出來,影響到她做全家人的晚飯了。

  “爸爸,我們來玩捉迷藏吧,我閉著眼睛也能找到你!”小傢伙跑到曾凡面前說道。

  “那可不一定喲,你自己數數,數到十就開始找,能抓到我你就可以提一個要求!”曾凡笑著說道。

  他很清楚兒子聽聲辨位的能力弱點,有針對性的改變自身聲音反射面,再降低呼吸和心跳頻率,對於剛剛學會聲場定位,經驗不足的小傢伙來說,就相當於在他感應的聲音場中突然隱形了。

  小傢伙大聲數到十以後,並沒有聽到爸爸的腳步聲,卻突然感應不到他的存在,跑到他剛才的位置後,伸手去摸,當然也摸了一個空。

  “爸爸,我知道你就在這附近,我一定能抓到你!”曾水大聲說道。

  儘管剛學會這個技能不久,他也感覺到單純依靠背景噪聲定位比較費力,自己主動發聲再根據回聲定位就輕鬆很多,不停的通過說話和腳步聲來搜尋曾凡的位置。

  在這個搜尋的過程中,他大腦中也對院子裡聲場環境反覆修正,哪裡是牆壁,哪裡是門窗,哪裡是臺階,哪裡是平地,院子中央高低不平的菜地他都能閉著眼睛走來走去了,還是沒有找到曾凡的位置所在。

  小傢伙很有耐心,不管曾凡有沒有回應,嘴裡不停的大聲說話,繼續在院子裡走來走去摸索曾凡可能‘隱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