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十難三策(第2頁)


這種例子很多,最近的一次便是庚戌之變時期,嘉靖帝也曾說過“皆朕之過”,然後兵部尚書丁汝夔就被處死了......

所以,聽到嘉靖帝這句“皆朕之過”,廷臣皆是冷汗直冒,唯恐成了嘉靖帝心中的罪犯。

“不用爭了,都起來吧,此事容後再議。今日,召卿等來,是關於江南倭患一事。諸位愛卿,江南倭患已是刻不容緩,卿等議個條陳出來,勿要令朕失望。”

嘉靖帝不置可否的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起身,令眾人圍繞江南倭患開始廷議。

這一次嚴嵩自覺了,沒用嘉靖帝點名,就主動第一時間開始發言了。

嚴嵩可是一個人精,剛剛在宮殿裡他沒有主動發言,被嘉靖帝點名才被迫發言,且發言內容也沒有得到嘉靖帝認可,他心裡是心知肚明的,這一次可是特意好好準備了的,目的是挽回方才在宮殿裡的失分,挽回在嘉靖帝心中的形象。

他從宮殿出來後,第一時間就將廷議一事,令人快馬加鞭回嚴府告知了他兒子嚴世蕃,令他兒子速速擬一個條陳出來,供他在廷議上發言。

近年來,隨著嚴嵩年紀增大,他在內閣首輔位上,很多事情都是依仗他兒子嚴世蕃的參謀。

當時,嚴世蕃正趁著酒興在女人堆裡辛苦耕耘呢,收到老爹的指示後,不得不中斷耕耘,以熱毛巾絞額頭醒酒,提筆寫了一份“御倭十難三策”。

嚴嵩在廷議開始前收到嚴世蕃的“御倭十難三策”,覽後連連點頭不已,心裡面頓時有底了,所以在嘉靖帝話音落後,他就上前一步,第一個發言了。

“回聖上。臣以為,御江南之倭有十難。”嚴嵩向嘉靖帝行了一禮,胸有成竹的開口道。

“哦,有何十難?”嘉靖帝饒有興趣的問道。

“回聖上,這一難為:倭寇自大海而來,來去飄忽不定,難以測知,故難御也;這二難為:海岸線長而曲折,難以守禦;這三難為:水陸交錯,忽進忽退,難戰;這四難為:倭寇奸詐多端,無倫常,無人性,其計難知;這五難為:倭寇盤據海外荒島久矣,長久經營,據點堅久,難備;這六難為:居民脆弱,沿海多有不孝之子民與倭寇裡應外合,難使;這七難為:江南沿海土地多瀉滷,難以築城,難以築城則無險可守,難以抵禦倭寇。這八難為:主客兵力有限,難以長久維持;這九難為:糧草缺乏,難以籌集,再加上水旱蝗蟲等天災,令糧草更難籌集;這十難則為:多有將領驕橫而懦弱,難以信任,御倭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