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二百零一章 又生波折(第2頁)


“還有此一篇,‘天不言,地不語。人在中間立綱常’,狂生爾!夫綱常者,聖人之所立也!”


“此狂生爾。還請大人三思。”


宋同考手持試卷,據理力爭。


“然也。非其然也!”張主考搖了搖頭,“聖人亦人也。此一篇《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破題甚妙,承題更是妙不可言,‘夫一時之名,不必有也,後世之名,不可無也’。另一篇更是妙不可言。此人非狂生,赤子也。”


一個堅持要落榜,一個卻要堅持點為解元,可以說一個地下十八層,一個天上九重天,落差太大了。


而且,兩位考官堅持己見,誰也沒有說服誰。


宋同考雖然官小,但是卻是堅持己見;張主考位高,但是也沒有依權壓人。


爭執不下。


這個時候,門又被推開了,另一位主考官王大人也進來了。王大人是被這個房間的動靜驚動過來的,在隔壁都聽到這個房間動靜了。


“諸位同仁,這是怎麼了?”王大人進了房間,搓了搓手,走過來問道。


然後就有人向王考官說了緣由。


“哦,我道是何,讓吾一觀。”王大人微微搖了搖頭,走到爭執焦點位置,取過試卷看了起來。


王大人一邊看,一邊點頭,這一份試卷看了大約有十分鐘左右吧,就有了自己的選擇了。不過,王大人是一位老練的官場老手了,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是喚來伺立的書吏,吩咐道:


“汝,將此人二、三場試卷取來。”


“遵命。”書吏彎腰退下,片刻後將兩份試卷一併取來,交到了王大人手中。


王大人接到試卷後,揮了揮手,讓那書吏退下,然後將兩份試卷一份給了張主考,一份給了宋同考。


張主考手中的是第二場試卷,誥表判等應用文,不需要文采,只要跟官場應用文格式對了就行。張主考本來就屬於朱平安,看了朱平安的第二場格式符合文才有好的試卷,自然更加滿意了。


宋同考手中的是第三場試卷,策論文,策論問不僅需要文采還需要肚裡有貨。


宋同考看的很認真,第一篇策論文不錯,但也不說明什麼


當宋同考看到第二篇“孔門七十二賢,賢賢何能”這篇策論文的時候,宋同考看了許久,不由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