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超人 作品

第340章 339未雨


 第340章 339未雨

 1959年9月1日,陰曆己亥年7月29日,星期二,忌動土,宜會親友、塞穴。

 塞穴是一種風水術語,指的是在補修破牆之後,堵塞蟻穴、鼠洞以及其他洞穴的行為。

 這個習俗寓意著將家中的晦氣清掃出去,以祈求家人健康平安。

 唐植桐自然是不知道這些的,即便想看個老黃曆,也無處購買。

 雖然存在農曆、陰曆立法重疊的情況,但再加上星期因素,幾百年都不一定有一次完全重合,還是歇了往前找的心思吧。

 唐植桐非常理解周老師的這種行為,因為他上輩子也是個近視眼,度數還不低。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唐植桐不喜歡吃胡蘿蔔,但無法否認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食材,產量高,而且富含胡蘿蔔素。

 相比較而言,幾天,已經是非常快的了。

 押運科上半年種南瓜,現下又種上了白菜,上面點名表揚,連郝仁都知道了。

 在老師的講解下,唐植桐覺得自己頭皮發癢,有長腦子的跡象,當初還給大學老師的知識蠢蠢欲動,又回來了!

 而且最遲明年,不少高校就會在校園裡見縫插針的種菜。

 “哦?你還懂農事?你說說這個季節還能種點什麼?”周老師聽到唐植桐這麼說,沉吟了一下,問道。

 一大早,送下小王同學後,唐植桐在去郵電學院的路上一直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提議在學院裡種菜?

 輔導員不僅僅是承擔對學生的管理工作,還肩負著對學生的票據發放、補助申請、協調實習單位等等工作。

 下午課滿,放學後,唐植桐託谷漫蒼給自己帶回課本,自己則騎上自行車一陣猛蹬,去北圖找王靜文,然後和她一同去椿樹衚衕。

 “走讀,跟鳳珍一樣,也是自己帶飯。”柏樹衚衕距二龍路有十多里地,也不算近。

 當然,捱餓的都是最順從的百姓,餓不著放衛星的記者。

 等到樓棟的時候,唐植桐從空間裡薅出兩個茄子,算自己買到的,今兒燉個茄丁湊活一下。

 現在好像也沒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不像幾十年後一年集中曝光一次,還淨扯些跟普通百姓關係不大的食品。

 當然,沒有爛菜葉子並不是因為有人撿爛菜葉子吃,是因為時下的蔬菜多為果菜,而不是葉菜。

 “那這陣子讓敬民中午去您食堂吃飯吧,靜瑩從家帶飯,中午的菜您就別操心了,讓鳳珍帶學校,她倆中午搭夥吃飯。”王靜文心疼母親,將剛才與唐植桐的商議結果說了出來。

 “去,看看咱媽開完會了嗎,喊咱媽回來吃飯,就說我有事。”看到丈夫回來,王靜文摟了一把正在新鮮自己真皮書包的王敬民,吩咐道。

 “媽,您說哪裡話,快坐下休息會。”唐植桐示意王靜文上前扶一把,自己則去給岳母倒了一杯水。

 從感情上來說,唐植桐是非常樂意做這個倡議人的。

 胡蘿蔔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關鍵物質,對治療夜盲症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

 雖然菜賣完了,但唐植桐依舊買了幾塊腐乳,算是加個小鹹菜。

 周正原本是電信學院的老師,由於學校合併,順理成章的成了郵電學院的老師。

 “行,我先去看看有什麼菜。”唐植桐沒推辭,誰讓自己是個半吊廚子呢?

 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廚房裡什麼菜都沒有。

 “我知道,就這陣子,忙過去就好了。”葉志娟拍拍閨女的手,示意她安心。

 “這樣也挺好,省事。”唐植桐樂呵呵的回應著,去食堂吃飯還有個好處,不用去副食品店排隊買菜,也不用擔心買不上菜,更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小唐啊,什麼事?”周老師一大早正在伏案備課,沒戴眼鏡,頭都快懟到書桌上了,在聽到有人喊後,才將眼鏡戴起來。

 小兩口到的時候,只有靜瑩、敬民姐弟倆在家,葉志娟還沒有回來。

 去年吹得最歡的地方,接下來也是餓的最狠的。

 “這個季節,種點胡蘿蔔吧,正當時,而且照顧起來方便,產量也大,一畝地怎麼也能產個一兩千斤。”唐植桐想過這個問題,不假思索的回道。

 做法嘛,跟前陣子在自己做的一致,茄子皮一會找張報紙包一下,帶回去餵雞。

 好歹這邊住的都不是普通住戶,售貨員給了唐植桐一張幹荷葉,總算是有個東西能拿著回家。

 “桉子,又麻煩你做飯了。”葉志娟拖著疲憊的身體進門,勉強微笑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唐植桐將自己的挎包放在沙發上,跟姐弟三人說道:“家裡沒菜,你們先聊著,我去買點。”

 “靜瑩說今天碰到鳳珍了。”過了一會,小王同學扔下正在包書皮的妹妹,來到廚房跟丈夫聊天。

 當然,這對在編老師來說只是兼職,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授課上,比如周老師

就肩負著傳授專業課的責任。

 “那不巧了嘛,以後讓鳳珍多帶點鹹菜,小姐妹倆正好中午一塊吃飯,也好有個伴。”唐植桐提議道,就今天這個情況來看,恐怕岳母顧不上給孩子做吃的。

 “哪那麼多廢話,抓緊,小心給你緊緊皮。”王靜文是一點都不慣著弟弟,又往王敬民頭上摟了一巴掌。

 其實再過幾天也能種冬小麥,但這片荒地種冬小麥的話,不僅收穫時間長,而且產量也低。

 “我看咱學院裡還有不少地荒著,挺可惜的,能不能開墾出來,種點菜?也好為國家減少一點供應壓力,嗯,主要是為了減少供應壓力。”事關己身,唐植桐特意強調了自己的出發點。

 王靜文剛從妹妹口中得知,這種日子已經有段時間了,自從母親提了級別後,工作越來越忙,根本沒時間按點給兩個小的做飯。

 更關鍵的是,胡蘿蔔跟白菜產量相當,而且胡蘿蔔纓也是可食用的。

 郵電學院也是郵政系統的,一把手在部裡任職,對此不會不知道。

 正好,省事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唐植桐跟路堅說了一聲,家裡沒有皮子了,文具袋得晚幾天才能做出來。

 一一四.四一.八零.五五

 現下由於缺少化肥,小麥的產量並不高,一畝地伺候好了也就三百來斤,去年那些說萬斤甚至更高的,純粹吹牛逼。

 然而,理智告訴唐植桐,這個頭,最好不要挑。

 “就隔壁,靜瑩在二班,鳳珍在三班。”小王同學說道。

 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出擊,如果通不過,那就不關唐植桐的事了。

 這年頭的腐乳並不是獨立小包裝,副食品店來貨都是採用木桶、罈子或竹簍盛放,自然也就沒有器具給居民。

 澱粉腸招誰惹誰了?都他麼淪落到吃澱粉腸的地步了,誰他麼還關心安不安全?

 五萬一瓶的酒怎麼了?普通百姓壓根就喝不起,大樹根深幹壯,摘幾片都不行嗎?

 為了穩妥起見,學院規定輔導員必須由正式在編老師肩任。

 毫不誇張的說,等胡蘿蔔收穫的時候,即便纓子已老,但拿十斤胡蘿蔔纓子去換一斤麵粉,會有大把的人樂意換。

 大家都知道蘿蔔纓子不好吃,但十斤換一斤,這個賬都能算明白,好歹能吃的稍微飽一點……

 限於技術條件,現在的鏡片還沒有樹脂材質的,全是玻璃製品,只要度數一高,鏡片那叫一個厚重,戴一會就壓得鼻樑疼。

 不僅因為太高調,而且學院裡的人太多,容易被人指點、翻舊賬,怎麼?就這麼不相信組織?就這麼擔心自己餓肚子?是什麼居心?

 方圓的背景,唐植桐不敢去猜。

 果不其然,等唐植桐來到這邊的副食品店的時候,連片爛菜葉子都無。

 “那挺好,以後能有個伴了。靜瑩也是走讀?中午怎麼吃飯?”唐植桐點點頭,問了一句。

 距立秋已經將近一個月,已經錯過了種植白菜的最佳季節,除了白菜,胡蘿蔔是另一個高產作物,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

 “周老師。”唐植桐敲敲門走進辦公室。

 “哼,就會支派我,怎麼不讓我二姐去。”王敬民不情不願的噘著嘴抗議,身體卻實誠的放下書包,轉身往門口磨蹭。

 代課老師雖然有工資拿,但本質上還是學生,由於未完成學業,一般不擔任輔導員職務。

 唐植桐本來沒有打算在學校裡高調做人做事,只想著安安穩穩、舒舒服服的過一段大學生活,但一想到入冬後的緊缺,他最終還是覺得不能無動於衷。

 別看都是學院,這兩個學校的級別差了可不是一點半點。

 由於糧食和副食減產、供應量的減少,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有不計其數的百姓患上夜盲症,只要天一黑,啥東西都看不到。

 唐植桐瞅著不識時務的小舅子,嘿嘿笑了兩聲,也不攔著,徑自去廚房做飯。

 做好菜,等了一會,葉志娟才跟著王敬民回來。

 “姐夫!你來的正是時候,我媽說早上讓我和姐姐做菜,她今天有會,回來得晚。可我倆做不好,還是你來做吧!”王敬民一點都不含糊,一見到唐植桐,都沒顧上看自己的新書包,先把活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個時間點去副食品店夠嗆能買到菜,唐植桐可以找個犄角旮旯從空間裡往外掏,王靜瑩去的話,說不定排半天隊兩手空空的回來。

 先用高壓鍋將米飯燜上,然後給茄子沐浴更衣。

 “謝謝。靜瑩還是要帶飯的,等什麼時候家裡吃的不夠了,我再朝你開口。”葉志娟將水接過,沒有同意女婿的建議。

 有人啊,高高在上太久了……

 “媽,您得注意身體,身體才是本錢。”王靜文陪母親在沙發上坐下,心疼的不得了,幾年前她的父親也是這麼廢寢忘食的工作,最終身體吃不消,一病不起。

 只要有心人稍微一打聽,就能知道這是唐植桐提議的,

如果發現始作俑者就在學院裡委培,反而沒有這方面的動作,到時候被動的就是唐植桐了。

 “你先回去上課吧,我一會去找系主任商量一下。”周老師聽後,不置可否,但給人的感覺是他贊成。

 “嘿嘿,我也是這麼想的,以後家裡沒人就讓敬民放學後去咱媽單位食堂吃飯。”王靜文朝唐植桐吐了吐粉舌,調皮的說道。

 今天又是平平無奇的一天。

 “我不熟可以打聽,你在家跟你姐講講今天報到的事,伱姐給你買了鋼筆,你一塊試試。”唐植桐找藉口拒絕了王靜瑩。

 唐植桐勉強說服了自己,決定去找周老師申請一下。

 唐植桐來到這邊一年,已經極大的融入了社會,人人都想擁有一輛自行車,但這輛自行車可能得等一年才能買的上,縫紉機更別說,也許得等三五年。

 “靜瑩不用帶飯,讓鳳珍一塊帶過去就行。”唐植桐在一邊接茬,順帶將水遞給葉志娟。

 到學校後,唐植桐先去了3227辦公室找周老師。

 最後竟然憑著兩個南瓜換來一個典型,這已經出乎了唐植桐的認知。

 得益於這年頭物質不豐富,人們對東西的期待值普遍較低,路堅對此表示理解,並不著急。

 “她倆班級相隔不遠?”唐植桐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回應著,他可是還記得王靜文說過的話,她倆大概率不在一個班。

 由於郵電學院的連年擴招,教室崗位是缺人的,所以才有了讓大兩級師哥代課的事情。

 “姐夫,我去吧,我對這片熟。”王靜瑩比王敬民懂事很多,主動將這活攬了過去。

 無論是說領導寫的字是“去t媽的”也好,還是受委屈去局長辦公室討說法也罷,亦或是當著唐植桐面唱“紅米飯、南瓜湯”,這都不是唐植桐有底氣能幹的出來的。

 “也行。”唐植桐安安穩穩的聽著,至少現下來說,大、中、小學生的糧食定量還沒有“節約”,上一次只是針對工人和部分行政單位的工作人員。

 “我最近聽到點動靜,說慶典後糧食會進一步收緊,你們要有個心理準備。”葉志娟喝了一口水,給女婿暗示道。

 正好,省事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唐植桐跟路堅說了一聲,家裡沒有皮子了,文具袋得晚幾天才能做出來。

 一一四.四一.八零.五五

 現下由於缺少化肥,小麥的產量並不高,一畝地伺候好了也就三百來斤,去年那些說萬斤甚至更高的,純粹吹牛逼。

 然而,理智告訴唐植桐,這個頭,最好不要挑。

 “就隔壁,靜瑩在二班,鳳珍在三班。”小王同學說道。

 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出擊,如果通不過,那就不關唐植桐的事了。

 這年頭的腐乳並不是獨立小包裝,副食品店來貨都是採用木桶、罈子或竹簍盛放,自然也就沒有器具給居民。

 澱粉腸招誰惹誰了?都他麼淪落到吃澱粉腸的地步了,誰他麼還關心安不安全?

 五萬一瓶的酒怎麼了?普通百姓壓根就喝不起,大樹根深幹壯,摘幾片都不行嗎?

 為了穩妥起見,學院規定輔導員必須由正式在編老師肩任。

 毫不誇張的說,等胡蘿蔔收穫的時候,即便纓子已老,但拿十斤胡蘿蔔纓子去換一斤麵粉,會有大把的人樂意換。

 大家都知道蘿蔔纓子不好吃,但十斤換一斤,這個賬都能算明白,好歹能吃的稍微飽一點……

 限於技術條件,現在的鏡片還沒有樹脂材質的,全是玻璃製品,只要度數一高,鏡片那叫一個厚重,戴一會就壓得鼻樑疼。

 不僅因為太高調,而且學院裡的人太多,容易被人指點、翻舊賬,怎麼?就這麼不相信組織?就這麼擔心自己餓肚子?是什麼居心?

 方圓的背景,唐植桐不敢去猜。

 果不其然,等唐植桐來到這邊的副食品店的時候,連片爛菜葉子都無。

 “那挺好,以後能有個伴了。靜瑩也是走讀?中午怎麼吃飯?”唐植桐點點頭,問了一句。

 距立秋已經將近一個月,已經錯過了種植白菜的最佳季節,除了白菜,胡蘿蔔是另一個高產作物,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

 “周老師。”唐植桐敲敲門走進辦公室。

 “哼,就會支派我,怎麼不讓我二姐去。”王敬民不情不願的噘著嘴抗議,身體卻實誠的放下書包,轉身往門口磨蹭。

 代課老師雖然有工資拿,但本質上還是學生,由於未完成學業,一般不擔任輔導員職務。

 唐植桐本來沒有打算在學校裡高調做人做事,只想著安安穩穩、舒舒服服的過一段大學生活,但一想到入冬後的緊缺,他最終還是覺得不能無動於衷。

 別看都是學院,這兩個學校的級別差了可不是一點半點。

 由於糧食和副食減產、供應量的減少,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有不計其數的百姓患上夜盲症,只要天一黑,啥東西都看不到。


 唐植桐瞅著不識時務的小舅子,嘿嘿笑了兩聲,也不攔著,徑自去廚房做飯。

 做好菜,等了一會,葉志娟才跟著王敬民回來。

 “姐夫!你來的正是時候,我媽說早上讓我和姐姐做菜,她今天有會,回來得晚。可我倆做不好,還是你來做吧!”王敬民一點都不含糊,一見到唐植桐,都沒顧上看自己的新書包,先把活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個時間點去副食品店夠嗆能買到菜,唐植桐可以找個犄角旮旯從空間裡往外掏,王靜瑩去的話,說不定排半天隊兩手空空的回來。

 先用高壓鍋將米飯燜上,然後給茄子沐浴更衣。

 “謝謝。靜瑩還是要帶飯的,等什麼時候家裡吃的不夠了,我再朝你開口。”葉志娟將水接過,沒有同意女婿的建議。

 有人啊,高高在上太久了……

 “媽,您得注意身體,身體才是本錢。”王靜文陪母親在沙發上坐下,心疼的不得了,幾年前她的父親也是這麼廢寢忘食的工作,最終身體吃不消,一病不起。

 只要有心人稍微一打聽,就能知道這是唐植桐提議的,如果發現始作俑者就在學院裡委培,反而沒有這方面的動作,到時候被動的就是唐植桐了。

 “你先回去上課吧,我一會去找系主任商量一下。”周老師聽後,不置可否,但給人的感覺是他贊成。

 “嘿嘿,我也是這麼想的,以後家裡沒人就讓敬民放學後去咱媽單位食堂吃飯。”王靜文朝唐植桐吐了吐粉舌,調皮的說道。

 今天又是平平無奇的一天。

 “我不熟可以打聽,你在家跟你姐講講今天報到的事,伱姐給你買了鋼筆,你一塊試試。”唐植桐找藉口拒絕了王靜瑩。

 唐植桐勉強說服了自己,決定去找周老師申請一下。

 唐植桐來到這邊一年,已經極大的融入了社會,人人都想擁有一輛自行車,但這輛自行車可能得等一年才能買的上,縫紉機更別說,也許得等三五年。

 “靜瑩不用帶飯,讓鳳珍一塊帶過去就行。”唐植桐在一邊接茬,順帶將水遞給葉志娟。

 到學校後,唐植桐先去了3227辦公室找周老師。

 最後竟然憑著兩個南瓜換來一個典型,這已經出乎了唐植桐的認知。

 得益於這年頭物質不豐富,人們對東西的期待值普遍較低,路堅對此表示理解,並不著急。

 “她倆班級相隔不遠?”唐植桐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回應著,他可是還記得王靜文說過的話,她倆大概率不在一個班。

 由於郵電學院的連年擴招,教室崗位是缺人的,所以才有了讓大兩級師哥代課的事情。

 “姐夫,我去吧,我對這片熟。”王靜瑩比王敬民懂事很多,主動將這活攬了過去。

 無論是說領導寫的字是“去t媽的”也好,還是受委屈去局長辦公室討說法也罷,亦或是當著唐植桐面唱“紅米飯、南瓜湯”,這都不是唐植桐有底氣能幹的出來的。

 “也行。”唐植桐安安穩穩的聽著,至少現下來說,大、中、小學生的糧食定量還沒有“節約”,上一次只是針對工人和部分行政單位的工作人員。

 “我最近聽到點動靜,說慶典後糧食會進一步收緊,你們要有個心理準備。”葉志娟喝了一口水,給女婿暗示道。

 正好,省事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唐植桐跟路堅說了一聲,家裡沒有皮子了,文具袋得晚幾天才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