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466章 中樞(第2頁)

 而且朱由檢還下了死命令,這三個省收上來的管理稅,收上來多少,就往這三個省裡砸多少,一分錢都不要留。該修路修路,還架橋架橋,黃河大堤照死了加固。

 要是還有富裕的,那就多建學堂,多請教書先生,讓孩子們都學上。

 這麼多工程,那是多大的油水啊,而且,地方官員都巴不得在自己的轄區內修路呢。

 修橋鋪路,這可是實打實的政績,誰不想要呀,而且修路的錢還是國庫出大頭。

 為此,這些官員沒少了託關係,走門路,當然也少不了送禮啊。

 溫體仁作為分管工部的右次輔,那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且自從三法司衙門在地方設立之後,省有治安廳,府有治安居,縣有治安科,刑部的手也伸向了地方,管理天下刑名,這個權力可相當了不得,大明朝所有的百姓,犯沒犯法,基本上都是他說了算。

 這其中,難免有些官員家裡有不成器的子侄惹是生非,那這些人自然要求到溫體仁頭上了。

 不過,溫體仁也有自己的原則,該收的收,不該收的就不收。

 做官做到溫體仁這種份上,哪還能靠著朝廷發的那點俸祿過日子。

 溫體仁也瞭解朱由檢的脾氣,有點灰色收入不算什麼,只要別太過分,只要不耽誤事,那就不打緊。

 還是那句話,做官做到溫體仁這份上了,除了政治原因,其他的錯誤,是不足以扳倒他的。

 原來溫體仁的頂頭上司,分管吏部的內閣大學士楊景辰,卻並沒有按資歷接任內閣右次輔,因為分管戶部的畢自嚴也歲數大了,戶部那一攤子就夠他忙的了,他是不會也不能接任右次輔的,所以論資排輩就該輪到楊景辰接了。

 可是,朱由檢卻讓楊景辰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兼任了大理寺卿,不再分管吏部。

 大理寺是審判機關,雖然地方也設立了大理寺,對於普通百姓和中低層官員,楊景辰可以說是直接能定生死,但是對於高級官員,他就無能無力了。

 不過,雖然權力遠不如之前分管的吏部,但是,楊景辰卻沒有任何的怨言。

 因為他受到的彈劾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