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356章 鹽鐵司(第2頁)

 對於李國普舉薦的張至發,朱由檢也就點頭同意了。

 “張至發在戶籍司有些年頭了,乾的還不錯,那就調戶籍司侍郎張至發任戶部鹽鐵司侍郎。”

 “同時,各個布政使司衙門下設立鹽鐵廳,和之前的農業廳一樣,由參政主理。”

 內閣右次輔張瑞圖起身奏報,“陛下,既然設立鹽鐵司專職負責鹽政,那鹽戶的管理,鹽引的發放,食鹽的售賣,是如同之前一般,還是加以改革?”

 朱由檢看向戶部尚書畢自嚴,“畢尚書,你是戶部尚書,你說說吧。”

 戶部尚書畢自嚴趕忙起身,“臣遵旨。”

 “鹽戶製鹽,由官府統一收購。然鹽戶往往會將多餘剩餘的鹽私自出售,這也是市面上私鹽的主要來源。”

 “自宋應昇、宋應星兩兄弟改進製鹽方法以來,製鹽產量極大提高。戶部將重新篩選鹽戶,將那些有前科之人,全部剔除,而後剩餘鹽戶集中起來,統一管理。”

 “這樣一來,既能防範私鹽流出,也不會減少產量。”

 “至於鹽引的發放,自從蒙古歸附,建奴覆滅,北部邊塞已經基本寧靜,原來的開中法等鹽引發放方法,已經不合時宜,戶部將會重新考核選擇商戶,發放鹽引,售賣食鹽。”

 朱由檢掃視群臣,“關於這一點,朕倒是有個想法。”

 “所有食鹽,不假商人之手,全部由官府售賣,戶部鹽鐵司會同各地官府開設官辦鹽號,出售平價食鹽。”

 “食鹽所得利潤,八成上交國庫,兩成留於地方官府,用作開支。”

 “諸位以為如何?”

 戶部尚書畢自嚴一聽,眼前一亮,這辦法,好,出售食鹽所得的利潤,全部都進了國庫和地方府庫,也能有效避免鹽稅越收越少的局面。

 畢自嚴是財政行家,未必就想不到這樣的方法,只不過,他或許未必就沒想到,亦或是不敢想。

 因為,這麼做,阻力實在是太大了。

 先不說那麼多的鹽商,就是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人與鹽商有所牽連,牽一髮而動全身。

 果不其然,刑部刑獄司惠世揚起身奏報,“陛下,官府開辦鹽號售鹽,朝廷行商賈之事,這豈不是與民爭利?”

 “臣以為有損朝廷聲譽,不妥。”

 吏部左侍郎溫體仁立即起身,“陛下,臣以為惠侍郎所言,乃謬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