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197章 白銀(第2頁)

 “市舶司那裡,朕也下了旨意,讓他們從南洋一帶買糧,屆時通過海運到達天津,到時候你負責接收。”

 “此外,朕給你調五千兵馬,要注意一點,那就是,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周士樸當即起身離座,躬身道:“臣明白。”

 就在這時,又有一人急匆匆的走進乾清宮,正是兵部尚書李邦華。

 “陛下,浙江、福建發生民亂。”

 朱由檢聽罷,點了點頭,顯得很是平靜。

 這一點,倒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大明朝自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後,基本上就確立了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可是,大明的銀礦,並不算豐富,相對那麼大的體量來說,甚至可以說是貧瘠。

 歷史上,由於日本銀礦的開發,西班牙在美洲秘魯銀礦的開採,在海上貿易中,大明是順差國,絲綢、茶葉、瓷器等,大量出口,與此同時,大量的白銀流入大明。

 但是,雖然這麼多的白銀流入大明,可這些白銀,雖然一部分用在了工商業上。但更多的,不是被士紳地主窖藏於地下,就是被用來購買田地。

 後來隨著日本閉關鎖國,西班牙日漸勢微,流入大明的白銀,逐漸減少。

 人們已經適應了白銀作為貨幣,可貨幣量逐漸減少,但交稅,還是要交白銀的。

 而普通的老百姓平時生活也用不上白銀,交稅的時候,也只能到處兌換白銀。

 可市面上的白銀越來越少,甚至還達到了通貨緊縮的地步。

 如此惡性發展,也是導致大明崩潰的原因之一。

 朱由檢自後世而來,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他也一直在致力於利用銀行推進類似於紙幣的票據,只要你拿著銀行的票據,上面寫著多少額度,就能兌換出多少銀子,認票不認人。

 可是由於寶鈔的深入人心,效果並不算太理想。

 大明境內,雖然銀礦不算太多,但終究還是有的。

 浙江、雲南等地,就有銀礦,只是不太好開採。

 倒不是說技術達不到,而是有人不想讓朝廷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