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講課(第3頁)

 雖然繼父待他視如己出,還供他旅行讀書,但終究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於是,年輕氣盛的范仲淹下定決心,揹著琴離家出走。

 他的母親擔心他想不開,要去當流浪街頭的藝人連忙派人追上他。

 但他頭也不回的說:“等我考上進士,我就來接母親你去享福。”

 他說到做到。

 范仲淹隻身來到當時的名牌書院,應天府書院讀書,這是當時的四大書院之一,師資跟書院設施都是一流水平。

 范仲淹勵志用知識改變命運,為此他發奮苦讀,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冬天裡,為了讓自己提神他就用冷水洗臉,伙食依舊是稀飯鹹菜,省錢還省時間。

 一名家裡長輩任職高官的同窗實在看不下去,回家偷偷跟自己的長輩說:“我那同窗范仲淹實在太可憐了,能不能幫他改善一下伙食啊?”

 范仲淹知道以後堅決拒絕了,他說:“我怕自己吃慣了好東西,以後喝粥啊,就覺得苦了。”

 范仲淹以《論語》中的顏回為偶像,一簞食一瓢飲也絲毫不覺得苦,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吃得苦中苦,成為一個可以為民造福的人。

 他還特意寫一首詩叫做《睢陽學舍書懷》。

 白雲無賴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簫。

 多難未應歌鳳鳥,薄才猶可賦鷦鷯。

 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鍾君恨即銷。

 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

 公元1015年,26歲的范仲淹終於考中進士,他接母親一起前往任職的廣德軍鳳陽。

 一同考中進士的,還有他後來的一生摯友,滕子京。』

 看下邊的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吳燁微微一笑:

 “所以,這篇《岳陽樓記》就是范仲淹答應時任巴陵郡的好友滕子京的請求,動筆成稿,一氣呵成。那麼現在,我開始給大家講解此篇文章。”

 ……

 經過一個上午,就讓吳燁明白,給人當先生講課也不是一件易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