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第八章 太廟獻禮(第3頁)

  但此刻看著這個激動得無法自抑的獨臂老卒,他的心裡,好像第一次感受到了,他與這個國家,中間的確存在了某種聯繫。

  “太…廟…獻…禮!”

  禮官的聲音高高揚起,在道術的作用下傳得極廣。

  出征隊伍在一種肅穆的氣氛中,繼續往前、往前。

  在偉大的臨淄城裡前行。

  整座城市為此沸騰!

  他們當日昂首離開臨淄,如今凱旋歸來!

  若有人在高空俯瞰,就能看到,自城西“禮”字門,一直到皇城太廟,人海一浪一浪地捲來。

  出征觀河臺的隊伍,就在人海中蜿蜒。

  長風破浪會有時。

  姜望忽然想起來,他第一次來臨淄,也是為這雄城所震撼,也是見這人山人海而有所感,從而增益了那時候的人海茫茫之劍。

  彼時他經行萬里,悟出人海茫茫之劍、山川河流之劍、日月星辰之劍,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然有頗多不足。那天地人三劍是徒有其形,內在乾癟。ßĨQÚbu.net

  所以後來他便將這太“大”的三劍擱置,以人海茫茫之劍為基礎,轉而開發人道劍式。

  脫離人海茫茫,去探索人海里的每一滴。

  結合所歷所思,一路走來的感悟,最終演化出老將遲暮之劍、名士潦倒之劍、身不由己之劍、年少輕狂之劍,以及相思之劍。

  最後在觀河臺上,在劍仙人狀態下,統合所有人道劍式,成就了“人”字劍。

  從開始到現在,構成一種奇妙的循環。

  此時再見這一幕“人海”,恍惚有今夕何夕之感,更印此心,也更豐滿了此劍。

  “人”之一字,百態眾生。

  這一劍當用一生探索,一世也未必能窮盡。

  隊伍在太廟前停了下來,姜望和重玄遵也翻身下馬。

  自是無人敢馬踏太廟的,一路護送的天覆軍將士,也只能止步於此。

  而曹皆帶著姜望、重玄遵,繼續往前走。

  莊嚴肅穆的太廟廣場上,三人緩步而行。

  此時日頭高懸,他們的身影在廣場上拉得很長。

  大齊皇帝仍然坐在高高的丹陛之後。

  諸位皇子皇女,亦在座前。

  兩側高臺,依然是文武百官、隨機挑選的百姓、以及好福好壽的百歲老人。

  一切都與“大師之禮”那日相同。

  一切又都已經不同。

  當日誓師。

  今日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