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鐵老漢 作品

第235章 黑吃黑,幹一票大的

隨著手頭生意的越做越大,買賣辦了好幾個,但不停的擴產投資,手頭的資金積累速度,遠遠趕不上唐偉東的心理預期,這讓唐偉東很是鬱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某科王老闆那種賺錢程度。

 沒事的時候唐偉東就在琢磨,想看看記憶力還有什麼快速賺錢的門路。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單單這麼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賺錢,穩當是穩當,可來錢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必須得想點法子掙點快錢,咱不能給重生者丟臉不是?

 在某個剎那,唐偉東腦中靈光一閃,突然想起來一個1986年驚動中央,引起海內外關注的大案子,那就是1986年暴雷的浙省w市的“抬會”風波。

 藉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浙省w市前店後廠的家庭作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在八十年代,只能有銷路,可以說做什麼買賣都賺錢。這些作坊的年資金利用率都超過了百分之百,甚至超過了百分之一千,對於資金需求極為旺盛。

 但就像唐偉東遇到的那樣,這年頭的銀行根本不會對個人和私營作坊放貸,無奈之下,民間融資就成了他們的主要手段,於是,民間的自發組織的各種“會”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從1985年年中開始,w市下面就出現了一種高息的融資方式——抬會,就像名字字面上說的,把利息抬高,把規模抬大,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利用高息為誘餌,吸引民間閒置資金。

 如果按現在的方式來操作,那就是把民間閒置資金集中起來,放貸給有需要的企業或個人,再收取高額的利息,賺取其中的差價,如果這樣,就多就算是放高利貸的,問題也不是很大。

 但是抬會的頭頭卻沒這樣做,可能他們也不懂如何操作吧,僅僅是把錢收集起來,卻不知道該用這些錢幹什麼。只是用其中的一部分錢做為利息給“會員”發了下去,其他的錢除了自用就是“借”給親戚朋友,反正到最後是一分不剩,誰也不知道錢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