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鐵老漢 作品

第146章 我想辦個廠

其他人一看有人果然從唐偉東家的手裡拿到了現金,價格也能接受,剩下的人也就不再觀望,一窩蜂的上門想和老唐家做交易。

 唐偉東自然是來者不拒,這可都是他為自己準備好的韭菜,而且還可以無限割。

 別看每隻雞每斤菜只剝一兩成,可架不住量大啊,那麼多養殖戶,雞和菜基本每天都有銷售,可以說每時每刻他們都在為唐偉東創造這利潤。

 當時他們跟風時,唐偉東預料到的場景,在現在終於實現了。

 而且養殖戶們每次都能拿到現錢,掙到錢,幹勁也更足了,一些人已經在擴大養殖規模了。反過來又為唐偉東創造著更多的利潤,只要想通了,這其實是個兩好的買賣。

 其他人看到河東村好多人家都靠養殖掙了錢,周邊的村子一些人也開始蠢蠢欲動,有的人也開始嘗試著養點雞種點菜試一下。

 這也導致了一個副作用的產生,那就是,唐偉東驚訝的發現,玉米特麼的竟然在局部漲價了,養雞的成本增加了,可廠裡的收購價並沒有提高,這就尷尬了,利潤攤薄了。

 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增加過手的利潤,唐偉東只得絞盡腦汁的想辦法。

 檢索了一遍腦海深處前世的記憶,唐偉東眼前一亮,乾脆辦個飼料廠吧,玉米價格提升之後,養殖的成本已經高過了飼料的價格。

 如果辦廠,可以聯繫儲備糧庫收購他們每年替換出來的陳糧,也可以去外地低價收糧,總之成本要比本地的糧食價格便宜。

 而且,據唐偉東所知,川省劉老闆家族,僅靠著一家飼料廠就坐上過國內首富的寶座,其中絕對利潤巨大。

 況且,現在劉老闆家的飼料企業也剛開辦沒兩年,規模應該不會太大,銷路也不會太廣,自己要乾的話,應該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加上自己上一世幾十年耳濡目染的營銷手段,唐偉東堅信不會比劉老闆家族的飼料企業做的會差太多。

 別忘了,東山省周邊一圈的省份,像冀省,豫省,皖省,蘇省的北部,可基本上全是農業大省區,只要能佔據這幾省的市場,估計躺著都能上國內的富豪榜——如果唐偉東願意的話!

 以現在的物價,一個飼料廠前期投入不用二十萬就夠了,這點錢唐偉東還是可以拿出來的,後邊的可以邊賺錢邊投入。

 一九八五年正是全國瘋狂引進國外技術和生產線的一年,大批的國企拿著國家的外匯不當錢,有用沒用的生產線就往回拉,國家一年外匯儲備竟然倒虧了300多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