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鐵老漢 作品

第41章 強買強賣

青山縣境內就有大片的山區,大部分還是石灰岩地貌。俗話說,靠山吃山,以前臨山的村子,基本村村都有采石場,一個採石場佔一座山頭,坡頗有點佔山為王的意思。

 後來因為安全事故和一些其他原因,關停了一大批,現在只剩下寥寥幾座採石場,基本都被當地村裡的大家族勢力把持在手裡。

 進山的道,一路上坡,騎自行車挺費勁,況且還要載人。唐偉東和徐斌打算就近找個採石場聯繫一下,這樣也能省點力氣,實在不行再往裡邊走。

 他們最先路過的是一個叫小峪口的小山村,這個村子裡就有一個採石場,打聽了一下情況,摸了摸底,現在採石場被本村的王家兄弟承包了。

 這個王姓家裡一共弟兄五人,在這個小村子裡,也算是比較大的一個家族了,加上兄弟心齊,敢打敢拼,村裡的人都讓著他們幾分,沒事不願意招惹他們。

 他們兄弟幾個有膽識,頭腦也靈光。村裡包產到戶,實行承包責任制“單幹”之後,幾個人一眼就盯上了村集體的採石場,撒潑耍賴用盡了各種手段,終於拿到了經營權。

 這可是躺著都能賺錢的生意,加上採石場的位置好,就在進出山的必經之路上。

 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兄弟幾個也有點兒能力,幾個原因一湊,硬是將這個採石場經營的小火了一把,他們也成了村裡相對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

 這個採石場算是距離最近,道路最方便,最節省時間和成本的了。唐偉東把他們當做了目標,決定就從他們開始談。

 跟唐偉東二人預料的一樣,客戶上門,還是需求量這麼大的優質客戶,採石場的人熱情招待,好茶好煙的伺候著。

 石料的價格談的也挺順利,由於需要的量大,價格肯定要優惠一些。

 採石場的人,口很緊,唐偉東費盡了口舌,才讓他們在價格上略微做了一點讓步,幅度不是很大,不過考慮到位置的原因,和時間的成本,唐偉東糾結了一下,也就皺著眉頭答應下來了。

 到目前為止,進行的都很順利,一切都在按照唐偉東的預想範圍內進行。

 結果價格是談攏了,沒想到在運輸方面出了岔子。

 石料廠要求必須他們找人裝卸、運輸。說白了,他們就是要從這方面拿提成。

 唐偉東這就不願意了,成本增加不說,關鍵是自己運輸可以有效節省支出,省下來的利潤可都是自己的,自己的錢,憑什麼要平白無故的分給他們?

 唐偉東肯定是拒絕的,涉及到利潤分配,這個沒有什麼好談的。當即說道:“這個不行,買你們的石料,說好多少錢就多少錢,我們一分錢也不會差。不過,運輸得我們自己來,畢竟我們也要控制成本,這個沒有商量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