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愚忠也是忠(第2頁)

  作為東宮伴讀,他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教導朱允炆讀書,二人有很深厚的師生之情,那個時候朱允炆還是嫡長孫,如果朱雄英沒有回來,皇太孫的位子也會是他的。

  可誰也沒有想到,洪武二十四年,失蹤多年的正牌嫡長孫朱雄英回來了,朱允炆的身份立馬變得尷尬起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會發生二宮之爭的時候,洪武爺一詔定乾坤,直接封朱雄英為吳王。

  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許多人悄悄改換門庭,開始站隊正牌嫡長孫,特別是武將勳貴,還有一大半的文臣。

  但還有一小部分人願意默默支持朱允炆,幫他和朱雄英爭!

  直到嫡長孫變成皇太孫,這些人才徹底遠離朱允炆,支持嫡長。

  但從始至終,黃子澄都沒有離開朱允炆,好友練子寧曾經勸過他,二宮不和,當遵從禮法,支持正統,若是繼續糊塗下去,必然引火燒身!

  黃子澄也明白這些道理,可他實在不忍心離開朱允炆,拋棄這位教了十年的學生。

  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侍二夫,士為知己者死,說的就是黃子澄這種人!

  一生只認一個主子,認準了就會以死相隨!

  在他的心裡,愚忠也是忠!

  “二爺,臣多問一句,您想去什麼地方?”

  黃子澄詢問道:“或者說,您想當內王還是塞王?”

  這個問題,朱允炆想過,但他沒有還想清楚,準確的說是無法抉擇!

  “不瞞黃師,我想當個內王,但我不得不選擇塞王,我雖然不會打仗,但我可以學,最近我把孫子兵法看完了!”

  黃子澄聽後連連搖頭,嘆息道:“二爺,臣明白您的意圖,但就靠塞王的一藩三衛又能做的了什麼……”/

  “而且九大塞王即將全部就藩,整個北方的防禦重鎮全部都有藩王把守,二爺又能去哪啊!”

  朱允炆沉默了,良久後,問道:“難道沒有一處嗎?”

  黃子澄想了想,說道:“也不是沒有,山海關遼東地區有個叫建州的苦寒之地,那裡有女真人部落,暫時還沒有藩王駐守……”

  “還有就是西域哈密一帶,也沒有藩王,不過那地方是灼熱之地,還有遍地風沙……”

  “這兩個地方距離朝廷很遠,而且當地百姓多數不服王化,很難管理,從朝廷輸送補給也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