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五十四章 涼州春意暖,鐵蹄踏陽關4(第2頁)

  更何況這些年來,百姓們早已對“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這一幕司空見慣。

  是以,除有數的數百大戶部曲稍作抵抗之外,張飛率軍一路順利衝進大末縣衙後,便斬了無道縣令之狗頭。

  正如先前關張二人之對話一般,二人佔據大末縣後第一件事,便是召集當地大戶,一番恩威並施後…

  二人責令大戶分出一少部分土地予平民,併發放縣衙儲備的軍糧。

  與劉關張三人前期那暴虐的風格不同,關張二人早已通過前期的經驗教訓,學會如何與士族豪強實現合作共贏。

  反正對於會稽郡士族豪強而言,無論孫家還是劉備,都是侵略者,劉備一方既然比孫家更會做人,也更能打仗,他們為何不倒向劉備這一方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於是乎,安撫大末縣士族豪強、並與其眾共推新任縣令之後,關張二人在十餘日之內便火速攻下烏傷(義烏市)、諸暨二縣,並悄悄逼向會稽郡郡治山陰縣。

  由於孫家對會稽郡的統治,並沒有如孫權預料之中那般穩固,故而同樣被孫權授兵的賀齊、董襲二人,尚不知半個會稽郡已落入劉備之手。

  一言蔽之,分別屯駐于山陰(紹興)、餘姚(寧波)二縣的賀齊、董襲二人,即將面臨人生中的一項巨大考驗。

  在姑臧城眾人忙碌十餘日之後…

  二月晦日(華歷當月最後一天,與旦日又稱朔日相對),趙旻突然召集一眾臣屬、兵卒返回姑臧城。

  兵卒們披星戴月地忙碌了小半個月,固然需要休整,然而…

  衛府一眾猛將文臣,卻不清楚自家主公為何突然召集他們開會。

  待眾人齊聚於武威太守衙署大堂中,見到某人之時,方才恍然大悟!

  然後…

  除不認識那人的諸曹、夏侯氏之外,衛府眾人,包括曹彰曹植二人在內,紛紛向那人行禮。

  點&~為@:塔讀小說app

  與其餘兩叛不同,毌丘儉是真正出於忠心,他的目的也是為了復興其人所效忠的曹魏、報答明帝曹叡之恩。

  毌丘儉感明帝之顧命,故為此役。古人有言:死者復生,生者不愧。若毌丘儉可謂不愧也。

  毌丘儉是三國時代的重要人物,他與文欽共同策動了正元二年(255)的第二次淮南叛亂。

  “淮南三叛”是曹魏的地方督軍在東南一線陸續發動的、針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所謂“叛亂”之名是西晉代魏之後強加的,如果從曹魏的角度而論,它顯然是撥亂反正的義舉。

  不過雖然三次叛亂的首腦均打著討伐司馬氏的旗號,他們之間的聯繫卻並不高。

  發動首叛(251)的王凌,擁立楚王曹彪,包藏禍心,試圖成為司馬懿第二;至於發動三叛(257)的諸葛誕,乃是鎮壓文欽、毌丘儉的急先鋒,只是由於被司馬昭奪權才被迫起事,實屬司馬集團的內訌行為。

  三次叛亂中,唯有正元二年(255)毌丘儉與文欽發動的軍事行動純粹出於匡扶魏室之目的。因此二人在後世獲得的歷史評價,也相對最為正面。

  關於此役的始末因由與戰爭過程,史書所載甚明,本文便不再重點論述。本文主要談一談毌丘儉在戰爭前夜的動員檄文。

  毌丘儉起兵之前,曾撰寫了一篇千餘字的討賊檄文,其中包含了豐富的信息,許多內容可以與《三國志》的記載相互印證,同時又反映出魏廷高層的內在矛盾,具備極高的分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