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力取江夏,壯士終返家5(第2頁)

  呼衍左大將咧嘴一笑,正欲開口,便被辛烈搶過了話茬。

  “回白馬氐王,某等僅略有所得耳!”

  深受老顏、老夏…尤其是前者薰陶的老雷,聞言當即恍然:

  中原人好生狡猾!原來,並非人人皆如衛將軍大人一般高潔!

  …

  誠然!

  辛烈這些穎川士人們或許不是東西,但衛將軍那是真的狗!

  做人能苟到衛將軍苟哥那種程度,殊為不易!

  趙冉眯起老眼,再一次似笑非笑地看向辛烈等人,突然語重心長道。

  “辛郎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切記切記!”

  言罷,老頭兒看向老雷。

  “雷郎君,啟程!”

  老頭兒懶得再與這些滿口仁義道德、滿腹啥啥啥啥的偽君子們多言,其人身畔的車伕高呼“駕!”一聲後…

  其人便高高揚起馬鞭,“啪”地一聲,抖出一個漂亮至極的鞭花,旋即,“啪”地一聲抽到了駟馬的臀上。

  這聲清脆響亮的“啪”聲,彷彿也狠狠擊中了辛烈等人的心房。

  他們身子陡然一震,如夢初醒般悔恨萬分。

  平心而論,辛烈等人的所作所為,屬實有些過分。

  這些穎川士人們見趙冉老頭兒表情始終值得玩味,而且走得利索乾脆,當即心知肚明,老頭兒實則對他們如此行徑厭惡至極。

  所幸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辛烈等人,向仍舊笑容可掬的呼衍左大將躬身行禮。

  “呼衍將軍,某等行為不端,盼呼衍將軍恕罪!”

  呼衍左大將忙不迭行禮後憨厚一笑。

  “諸公不必如此!諸公與俺商定之酬勞為一成,今諸公願多付半成,俺已感激不盡矣!”

  辛烈等人心中更加愧疚。

  辛烈於心中快速計算一番後,將今後的純利率預估為六成,也就是說,相當於後世一個億軟妹幣貿易額的貨物,全部成本疊加為四千萬軟妹幣。

  這是因為,慣於內卷的涼州人,雖一定會將價格壓低,但絕無可能壓到太低。

  商賈終究還是商賈。

  因此…

  辛烈再次躬身行禮。

  “呼衍將軍,此乃某等與將軍初次合作,是以暫以一成半支付酬勞,實不相瞞,某等獲利實為二十萬匹絹,故應再予將軍兩萬一千匹絹方可!”

  呼衍左大將臉上憨厚笑容不減。

  “俺代俺部數十萬族人,多謝諸公實言相告之高義!然則,俺家閼氏大人曾言:賤人乍富,絕非幸事!故而,諸公不必追加酬勞。”

  誰說人家呼衍左大將傻?

  人家心如明鏡!

  他所說閼氏,指的自然是蔡琰蔡昭姬。

  賤人乍富,確實不是好事,而是天大禍事!

  此正所謂德不配位也。

  說得通俗一點,便是富不過三代。

  知識、德行改變命運,才是正理。

  辛烈登時對呼衍左大將刮目相看。

  其人當即不再堅持,而是呵呵一笑。

  “既如此,呼衍將軍,某等便為貴部備齊屯田所需之耕牛、良種、農具及肥料如何?”

  呼衍左大將大喜過望。

  “如此甚好!俺謝過諸公大恩大德!”

  在紅彤彤、大如輪的夕陽下,一眾人的大笑聲,聲震四野。

  同一時間…

  苟哥一行人,也順利抵達黃祖位於夏口縣、大江(長江)畔的軍營中。

  【作者題外話】:接著上一章,繼續為您說。

  說完荊州本土豪族,咱們繼續說流寓士人。

  劉琮諮詢傅巽的意見,是因為荊州士族清一色的“主降”,因此傅巽(涼州北地)為代表的外州士人,才會成為劉琮眼中的救命稻草。

  很不幸的是,外州士人也拋棄了劉表家族,但其中原因,卻值得分析。

  劉表實行“門閥政治”,註定了軍政大權掌握在土著豪族手中。

  雖然劉表在荊州招攬名士,興辦學校,但流寓士人的待遇,卻普遍不高;因此他們在中原亂局緩解之後,便紛紛返回北國。

  曾有過“客居荊州”經歷的曹魏大臣,有司馬芝(司隸河內)、杜襲(豫州潁川)、王粲(兗州山陽)、裴潛(司隸河東)、繁欽(豫州潁川)、傅巽(涼州北地)、趙儼(豫州潁川)、和洽(豫州汝南)等人。

  上述諸人,除傅巽與繁欽之外,都在《魏書》中有獨立列傳,傅巽與繁欽亦為一時俊傑;然而他們卻早早便拋棄了劉表。

  和洽客居荊州時,甚至不惜南奔武陵。他說“昏世之主,不可接近,日久必危,有讒佞其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