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六章 正旦風雨動,月圓賞花燈4(第2頁)

  是以,衛府眾人有幸親眼目睹其主公表演拉麵絕活兒。

  在眾人瞠目結舌中,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炸醬拉麵便端上几案。

  以勁道爽滑又香甜鮮嫩的炸醬拉麵填飽肚子後,趙旻一揮手。

  “包餃子!”

  【作者題外話】:恭喜劉協作死成功。

  這一刻,劉協似乎忘了,袁紹正愁找不到其人把柄…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哈哈。

  羞辱剛剛遠征匈奴左賢王凱旋的衛府正主趙旻…

  劉協真是個人才!

  然而,這事兒頗符合劉協性格。

  當今天下,恐怕惟有劉協不瞭解趙旻真面目、不清楚漢室已衰微到何等程度。

  袁紹一定會主動提出,廢劉協另立有德之君。

  一如其人在初平年間之故事。

  所以,這一章,咱們便來聊聊關東諸侯立天子之事。

  初平年間,關東諸侯袁紹、韓馥曾多次謀立劉虞為帝,試圖假借其名號對抗關中的長安朝廷。

  雖然劉虞堅持辭而不受,但後世學者對此事的看法卻秉承不同的看法。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陳壽、范曄等人認為劉虞拒不稱帝乃是出於謙恭謹慎,譽之為“宗室長者”;

  方詩銘則認為劉虞拒不稱帝乃是畏懼同在幽州的公孫瓚,擔心授人以柄,並非出於真心。

  無論劉虞的本心如何,這一歷史事件無疑頗具分析價值。

  我們先來看,此事件發生時的時代背景情況。

  劉虞拒絕勸進,與彼時的歷史背景高度相關。

  (1)禍水東引

  按《魏書武帝紀》的記載,劉虞至少先後兩次得到過關東群雄的擁立。

  第一次是在初平元年(西曆190年),第二次是在初平二年(西曆191年)。

  (初平元年)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魏書武帝紀》

  二年春,紹、馥遂立虞為帝,虞終不敢當。--《魏書武帝紀》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該倡議的發起者是袁紹與韓馥,他們也是酸棗聯軍的頭面人物。

  這一行為存在現實背景:

  袁紹起兵反董,導致滯留洛陽的袁氏家屬慘遭夷滅,董、袁矛盾遂不可調和。

  董卓聞(袁)紹起山東,乃誅紹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師者,盡滅之。--《後漢書袁紹傳》

  因此袁紹亟需另立新君,以便在名分層面上對抗董卓的傀儡劉協。

  這裡不難發現,雖然袁紹與董卓存在血仇,但劉虞與董卓卻並無直接矛盾。

  在此背景下,袁紹倡議擁立劉虞為帝,其實是令劉虞火中取栗,充當關東諸侯的大纛,吸引董卓集團的仇恨,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

  劉虞久歷宦途,在董卓入京之前已經官至太尉,位登三司,他不可能察覺不到袁紹的目的。

  因此他對稱帝的提議持高度牴觸的態度。

  無論袁紹與韓馥如何勸進,劉虞“終不敢當”。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靈帝遣使者就(劉虞)拜太尉,封容丘侯。--《後漢書劉虞傳》

  (2)投鼠忌器www.sxynkj.ċöm

  劉虞拒絕稱帝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彼時其家屬被扣押在董卓手中,因此投鼠忌器,擔心激怒董卓,步袁隗家族的後塵。

  劉虞之子劉和當時在漢廷出任侍中,並跟隨獻帝西入長安,可知劉虞家屬始終扮演著人質的角色。

  (劉)虞子(劉)和為侍中,在長安。--《魏書公孫瓚傳》

  宗法社會中,人質的作用是相當顯著的。

  比如袁紹起兵時,其叔父袁隗便被董卓所殺,洛陽城中的袁氏族人無一倖免,全部罹難。

  作為事件的旁觀者,劉虞對此不可能毫無觸動。

  換言之,如果劉虞接受擁立,那便會取代袁紹,成為董卓眼中的頭號逆賊,其家屬的下場也便不言而喻。

  對於關東諸侯謀立劉虞的風聲,董卓應該也有所耳聞。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因為袁隗遭到族誅之後,董卓便刻意將袁隗生前的太傅職務轉授劉虞。

  這一行徑陰險露骨,幾乎是赤裸裸的威脅。

  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劉)虞大司馬,進封襄賁侯。初平元年,復徵代袁隗為太傅。--《後漢書劉虞傳》

  前世之事,後事之師。

  鑑於袁隗的慘劇,劉虞也不得不暫時屈服,不敢公開與董卓為敵,甚至還需要違心地遣使貢獻,與關中方面搞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