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第五百一十七章尋回大印(第2頁)

  舉朝都以為這是一件驚天大案,沒想到開封府查得很輕鬆,也不知道有沒有嚴刑逼供,這個裁縫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輕而易舉地就得出了這麼個看似荒唐的結論!

  眾人譁然!

  程琳對這件失火案還沒有最後的定論,諫院還御史臺的一干閒雜人等馬上就坐不住了,這不是拿他們當猴耍當他們智商不在線腦子進水了?

  監察御史蔣堂這個人就先開炮了。

  查得不夠,必段深挖幕後的主謀,找出保護、傘,嚴厲打擊相關的犯事人等!

  程琳無奈,只能把衣事房那些洗衣服的浣婦,送炭薪的太監還有裁衣局的一些打下手的人再揪出來處理一遍,頂多罰點錢教訓幾句,難不成還要跟他這些下人過不去?

  御史們怒了,你程琳奶奶的就這麼敷衍我們?

  我們這些御史也是讀書人,當然也有同情心,我們要的不是這些人受罰,而是這件事要有個說法!

  滋事體大,朝庭損失慘重,還差點危及到皇帝的安危,朝廷上下最大的聲音就是將主事者處死,以警效尤!

  朝會上蔣堂直言不諱地說道:“這場火災沒有時顯的緣由,大宋當下外無寇虜內無治亂,上下和睦,按董仲舒天人感應之說,是老天爺在懲戒陛下!陛下您應該加強道德修養,以應付這場天變,而不是一味歸咎於後宮的人。他們都是弱勢群體,一旦投入內獄,不招也得招,如果陛下再進一步賜死,那簡直是加重天譴。”

  天人感應這套學說從董仲舒研發出來以後,就成為了歷朝歷代各種天災人禍臣子與皇帝據理力爭的有力武器,一打一個準,皇帝還沒有辦法跟你爭執,只能任由你搓揉。

  也就是當今陛下本性躬謙純良,做事不溫不火,加上大宋開國以來太祖定下規定,要善待臣子部下,這些大臣們才敢如此大放厥詞,否則換成五代十國那種亂世,武將當朝,看誰不爽就是往脖子一抹,馬上送他們去見閻王。當朝做官誰不是嚴把著自己的嘴關子,亂說話明天的太陽就看不到了,跟當兵的哪有那麼多道理可以講?

  蔣奇的一番話則從另一方面同樣也是為這個倒黴的裁縫開脫,滿朝文武一看沒有好戲可看,也是興致缺缺,誰會吃飽了撐得跟一個沒有背景沒有好處的裁縫較勁?

  最後的結認就是,這個裁縫可以免於一死,可是刑獄免不了,本案定論。

  至此仁宗一朝第一場算得上規模的大火有了定論,勉強算得上一大案的失火案落下了帷幕,仁宗朝的皇宮著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有的還涉及皇后,有的涉及重臣,每一次幾乎都有血寸腥風!

  好在這場大火以無人人頭落地收場,除了皇帝有些不高興,因為家沒了,臣子們還是挺高興的,因為官家寬仁,如此大事圓滿收場,他們看到了希望,更看到了朝局的未來。

  案子定案,但是火災的災後重建還有一系列的善後都還沒有著落。

  半個皇宮還有大內不少的廢墟上還有零星的火苗子還在跳動,死灰復燃的跡象時有發生。

  樞密院嚴格控制了禁軍的動向,這些人固然可以用來救火,而且效率也很高,但是許多人更多是擔心,這些人會變成不穩定的因子,成為政變的推動者。

  這種例子太多了,他們是最有本錢直接控制整個皇宮的部隊,而且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萬一朝臣與官家落到他們這些大頭丘八手中,朝局就要馬上變天了!

  當兵的不能動,那就得別人去動!

  這可苦了皇宮大內的太監和文臣們,這些平日裡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此時為了表現自己忠心,全成了救火的主力,他們拿著木桶和瓢盆一點一點地提水去澆滅火焰。

  反正話都是他們說的,怕禁軍的人亂來,那就只能委屈他們了!

  工部衙門。

  衙門也被火災波及,燒掉了一個物料倉庫,裡面屯放著許多的木料,還好沒有燒到案牘房這些機要重地,裡面存放的都是重要的文件還有檔案,歷代的建築還有設計圖紙典籍,可謂集建築與設計之大成的所在。

  裡面隨便拿出一張紙片,放到一千年後都是能引起文物界建築界還有書法界轟動的超級史料,可惜這些寶貝面臨的有天災還有人禍,萬不足一能留給後人。

  這一天在‘有心人’有意為之的前提下,工部庫房的死灰重新復燃,雖然火勢不大,可是為了怕自己跟前的這把火被風向帶偏,萬一燒到官家跟前,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