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 作品

第343章 道友,這邊走



                轟隆隆……

    當陳淵重新出現在丁舒揚面前的時候,這魔境洞窟的各處,都在有轟鳴聲迴響。

    “前輩,這魔境到底是怎麼了?”猶豫了一下,丁舒揚問出了心中疑惑,“莫非是要崩毀?”

    在他邊上,寒烏等三族之人個個焦急,但面有畏懼,不敢遠離。

    周圍早已聚集了不少各族修士,看著陳淵的目光中充斥著恐懼和痛恨,他們已經從寒烏等三人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緣由,知道這個無上天魔諭令提到的男人,乃是魔境大敵!

    這一點,被封禁在那座星辰高山下的城池廢墟可以作證,那不信邪貿然向丁舒揚出手之人的屍體也能作證,甚至連方才的天地異變亦可為證!

    事實上,到了此時他們多少都猜到了剛才發生了什麼,只是一時之間無法相信罷了。可不管心裡如何逃避,這洞窟之內的巨大異變卻是實打實的,眼看著一處處洞窟皆有崩塌趨勢,眾族之人自是心急如焚。

    但是不敢問!

    真的不敢問!

    這位可是能與無上天魔掰掰手腕、揮手鎮一城、魔焰滔天的絕世兇人!

    好在,丁舒揚問了。

    “我與此間的心相之主激戰了一場,將他的根基封印了起來。”陳淵直言道:“此處能立下幾千年,本就那天魔心念不絕、心相長存之故,日積月累漸漸與地脈山川相合,構建地下的別有洞天,如今心相根基被抽離,想來不久後就將崩塌。”

    “啊?”

    此言一出,眾皆驚慌。

    “魔境將毀?”

    “母山將崩?”

    “那吾等可是不能離開魔境太遠、太久,否則根基就要斷絕,死無葬身之地啊!”

    那蘇華利更臉色蒼白的懇求道:“魔君!還望您能行行好,救救吾等!吾等願意……”

    “我不缺鞍前馬後之人,也無意多費功夫,”陳淵搖搖頭,看著面色灰暗的魔眷眾族,道:“不過,你等不能離開魔境太久,原因倒也簡單,本就是心相之中滋生出來的生靈,離了根基,哪裡還能長存?不錯,魔境崩塌後,原本的約束與規則崩解,其中的諸多心相之力也就解放了,足以幫爾等塑造真身,脫離原本的約束,離開此處,前往外面也不算難,這莫非不是好事?”

    “啊?”

    眾人一聽,又是一愣。

    “這不好。”丁舒揚卻道:“這些人都兇惡的很,而且視人命為草芥,我的許多友人便隕於他們手中,若讓他們出去了,怕是要禍亂人間!”

    邊上的眾人一聽,紛紛對他怒目而視,但有陳淵在旁,卻還是敢怒不敢言。

    “魔君前輩!”寒烏則心中一急,他是知道陳淵對丁舒揚另眼相看的,怕被這話影響,絕了諸族的出路,“吾等雖是有些偏激……”

    “不用多言。”陳淵淡淡擺手,並不想聽,反而對丁舒揚道:“你能立於人族立場說話,眼界和心界是不低的,但也無需看低了天下之人,他們在這封閉之地稱王稱霸,自視甚高,終是沒有遭受過天下的毒打,等放了出去,原本這魔眷一族就要從多數,變成少數,面對天下道門,能不能安全立足都兩說。”

    說到這,陳淵忽然想到一事。

    “也對,我是來了結因果的,今日與天魔一戰,令這些魔眷掙脫出去,他們與奪天地造化而修行的修士為難也就罷了,若是傷了順天而生的凡人,又是一番因果,既如此……”

    他忽然一抬手,掌中就有個黑灰相間的圓球不斷流轉!

    身後劫運光環隱現,陳淵眼中黑芒一閃,魔道星空蔓延,生生深入其中,然後攝得一點玄妙之意出來,被陳淵捏在手中。

    那玄妙之意變幻莫測,宛如夢幻。

    但一見此物,丁舒揚便感頭重腳輕,寒烏等魔眷一族更是心浮氣躁、雜念湧動!

    陳淵卻只看丁舒揚,道:“這便是心相之妙,本來是無形無質的念頭,根本無從捕捉,但這魔境實為那天魔的心靈殿堂,能化虛為實、化無為有,是以能夠捕捉,正好為我操作,在其中加上一條!”

    嗡!

    話音落下,他忽然神色肅穆,身後光環化作殘月,邪氣雲霧湧動,籠罩一方,灌注那玄妙之意!

    “以吾之名,立下心約,凡攻擊身無修為、體未築基、心缺玄念者,失去同步,墮落其形,跌命而喪氣,損命而墮凡!去!”

    此念此法此約,與魔境天地共鳴,融入那玄妙之念後升騰起來,散落於魔境各處,震盪內外虛實,為這即將崩潰的小天地又增加了一道規則,未來此地破碎,也會盡數化入魔眷一族的體內。

    “如此便好了。”陳淵散去身上異象,“正好讓我藉此觀察規則入身後的變遷,並藉此斷絕這群人擾亂凡人生活的因果,至於修行之人,本就是自天道夾縫中前行,而且最後誰欺負誰,還不一定。”

    “魔君大人……”

    寒烏與一眾魔眷族人瑟瑟發抖,彷彿陳淵與天地融合為一體,肅穆而恐怖,令他們恐懼至極,生怕是族滅前兆。

    “無需擔心。”不等對方多言,陳淵便道:“其實我與你等無冤無仇,無非是因故走上一遭,鎮住一些對我出手的,壓住一些危急了爾等的,也就罷了,日後不來招惹我,自此便因果兩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