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八百七十八章:俞次輔你是十萬個為什麼嗎?


  面對俞士悅的感嘆,于謙卻是雲淡風輕,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道。

  “俞兄謬讚了,不過無愧於心罷了!”

  二人默契的不再談起剛剛的話題,畢竟,這種事情到底該怎麼做,涉及到未來的前途發展,即便他們二人是老友,也該點到即止。

  何況,于謙的心裡也十分清楚,這麼大的決定,俞士悅一時之間,肯定是做不了的,須得回去細細思量一番,方能決斷。

  同樣呷了口茶,俞士悅倒沒忘了自己今天來的正事,沉吟片刻問道。

  “廷益,如你所說,今日出了此事後,太子殿下也算是在朝廷上下露了一回面,未來一段時日,只怕朝中有不少人,會持續關注東宮。”

  “你今日既隨陛下出宮,陪伴左右,可看出了什麼?”

  這個話題同樣十分敏感,以至於俞士悅問的都十分模糊。

  但是于謙顯然是聽懂了。

  朝廷上下關注東宮不算什麼,真正重要的,是天子怎麼看待,怎麼對待東宮,這才是最關鍵的。

  所謂儲君,就和天子一樣,一舉一動都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國家之事,太子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代表著一種政治意義。

  所以,太子隨手救下一個小小的乞兒,會被朝堂上下稱頌心懷仁愛,德彰垂範,連帶著一眾東宮屬官都得賞賜,被視為朝廷之喜。

  當太子成為太子的那一刻,他就已經不是一個孩子,而是整個國家的儲君了。

  德行出眾會被稱頌,與之相對的,犯了錯,自然也會被擺到朝堂上,被眾臣認真的審視。

  原本太子還小,雖然出閣,但是朝事繁多,朝臣們也不會過多關注。

  但是,這次出宮,顯然是太子在眾臣面前,展示了屬於自己的政治形象,無論是自願還是被推出來,終歸,像俞士悅所說的那樣,經此一事,太子算是真正站上了大明的政治舞臺。

  當然,這其實無非是早或晚的問題,太子殿下既然出閣讀書,遲早會面臨這樣的狀況,然而,即便如此,在俞士悅的眼中,這次亮相,還是過早了些。

  如果說是威懾,那麼俞士悅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威懾!

  只不過,這份威懾能有幾分,恐怕要打個問號。

  現在太子府初建,大多事情都是俞士悅親力親為,所以有很多事情,自然也只有他才知道。

  比如說,他在太子府待得越久,就越能清楚的感知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太子對於太上皇和聖母來說,是完全不同的。

  其實這一點,早在最開始初議太子出閣的時候,就已經隱隱有所體現,要知道,當初為太子蒙學,是聖母首倡,但是事實上,她老人家是反對太子出閣的。

  不然的話,也不會因為天子大封太子師傅而急急去信,喚太上皇歸京,然而真正等太上皇歸京之後,聖母卻似是突然改了主意,對於太子出閣一事,完全沒有任何的意見。

  反倒是英國公府和朱儀,朱鑑等一干人,竭力推動太子出閣。

  當時朝局詭譎,很多事情複雜難明,但是待得事後再去想,卻也能勉強梳理出一些跡象。

  聖母態度的轉變,自然不會是無緣無故,結合後來朱鑑等人,尤其是朱儀的一系列行為,很容易推斷出,他們是得了太上皇的授意。

  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也就能得出結論,聖母亦是被太上皇影響,才改了主意。

  而最開始的時候,聖母不欲太子出閣,很容易理解,尤其是結合太子出閣時,她老人家給太子帶出來的一系列人手便可以看出,聖母還是擔心太子不在身邊,會出什麼事情。

  那麼,太上皇又是為了什麼呢?

  將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串聯起來看,同樣也很容易能夠得到結論,太上皇,或者說太上皇一黨,需要藉助太子出閣,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事實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以首倡太子出閣之功,朱鑑可以進入詹事府,順利的成為太子之師,而朱儀則可以先拿幼軍,再復爵位,通過這兩個人,太上皇可以牢牢的將東宮控制在手中。

  東宮既成,自然該備設屬官,按照往常慣例,這些人大多會來自於翰林院,少部分會來自於部院及地方,事實上,如果商輅,彭時等人沒有被貶,那麼,太子出閣時,他們絕對會板上釘釘的進入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