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第2頁)

  而且說起來,這種風氣之所以會興起,其實和王振脫不開關係。

  往前倒太宗,仁宗,宣宗朝,別的尚且不說,至少吏治尚算清明,這其中既有洪武朝嚴刑峻法的威懾,也有歷代天子的約束。

  但是到三楊逝世,朱祁鎮偏聽偏信,任由王振擅權,短短几年的時間,吏治便受到了徹底的破壞。

  王振大肆收受賄賂,凡入見者,少則需進百兩,多則上千兩,令官場之上,行賄之風盛行。

  賣官鬻爵,將朝廷官職明碼標價,更是讓銓選制度形同虛設,無數德行不修,只知溜鬚拍馬之輩走馬上任。

  這些人到任之後,對上阿諛奉承,大行賄賂之風,對下盤剝百姓,消耗民力,令官場風氣汙濁不堪。

  朱祁鈺當然能看得出來,剛剛在殿中,陳鎰感嘆於他對吏部的輕拿輕放。

  但是,除開對王文的偏寵,朱祁鈺更清楚的是,去歲的京察,本質上並不是一次徹底的以澄清吏治為目的的行動。

  那個時候,他剛剛登基,朝中有大量頑固的太上皇一黨,與其說那是一次整飭吏治的行動,其實更像是以吏部為尖刀排除異己。

  不管外界如何議論,但是朱祁鈺自己,對於這些事情,認知是很清晰的。

  那次京察,衡量官員的標準除了才能,德行,更重要的是立場。

  藉著那次機會,他把一些德行不修,才能不足,更重要的是,立場堅定支持太上皇的大臣,給統統貶謫了出去。

  但是,出於穩定朝局的考慮,很多立場中立或者是親近新天子的大臣,哪怕存在問題,也依舊沒有過分苛責。

  如果純粹以朝政的角度而言,這樣做其實是有問題的。

  可是,朱祁鈺心裡也同樣明白的是,很多時候,道理和利益,是要取平衡的。

  他當然不是朱祁鎮那樣任性妄為的君主,也不是嘉靖那樣只顧利益的權謀之徒,但是,這不代表,他是一個只會拘泥於道理的君子,該變通時變通,該持正是持正。

  朱祁鈺清楚自己的方向是什麼,也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目的是什麼,堅守本心,一切就不會出錯。

  至於這其中的取捨得失,是一個君王也必經之路,沒什麼好說的。

  既然京察的核心目的並非整飭吏治,那麼,拿這一點來苛責王文,顯然是不妥的。

  只不過,這些話,明面上不能說出來而已,落在朝臣的眼中,也只能是天子對王文的偏愛了。

  當然,即便京察的核心目的不是整飭吏治,但是,也對澄清官場是有一定作用的。

  至少,朱祁鈺能夠擔保的是,如今的朝堂上,重臣當中,大多是能夠持正的。

  似於謙這種純純兩袖清風,家無餘財,全心全意為大明奉獻的道德模範就不說了,其他的重臣,諸如沈翼,陳鎰,乃至是江淵,朱鑑這些人,固然性格各有不同,立場也有殊異,但是至少在德行一道上,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當然,身為朝廷重臣,他們也不可能跟于謙一樣,純靠俸祿過日子,常例銀子,炭敬冰敬之類的灰色收入,該有還是有的,不過貪汙受賄這種事情,基本是不存在的。

  這一點,朱祁鈺是有把握的。

  這也是他迄今為止,除了于謙和王文之外,鮮少對大臣有所偏寵,或者說基本沒有將很多大臣收為左膀右臂的原因所在。

  天子的信任,很多時候其實是雙刃劍,稍有不慎,若是寵信的人德行不修,那麼,便是奸臣奸宦,對於朝堂社稷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天子居九重,不偏不倚,實際上才是最理想化的狀態,可惜,這基本不可能做到。

  而且,即便是朱祁鈺能夠謹慎自守,但是,如今能夠保證的,也只有朝堂上重臣的基本操守,底下的很多官員,依舊舊習難改,上林苑之事,就是一次典型事件。

  京城官員尚且如此,更不要提地方上,只怕更是嚴重。

  這些事情,朱祁鈺心中都有數,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帝王,最重要的,就是要沉著冷靜,不能任性妄為,哪怕做的是對的事,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