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


  大明的邊防軍隊,其實原本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體制。

  太祖皇帝建國之後,對於北元的殘餘勢力十分警惕,因此,不僅多次派兵肅清邊境,追擊蒙古各部,而且還設計了一套以屯田為基礎的邊境鎮守軍隊。

  這種屯田不是簡單的讓軍隊去耕種,而是混合了放牧,耕田,巡邏為一體的新型方式。

  這套體制有兩個基本的支撐點,即鎮守地方的軍戶世代相傳,以及洪武時控制的廣大草場。

  那個時候,在宣府和大同往北,上千裡的範圍內,都屬於大明的領土。

  因為當地的軍戶世代以此為家,所以屯田和草場,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賴以生計的產業。

  在敵人入侵的時候,他們也不僅僅是作為軍隊在保護邊境,更是在保護自己生活的家園,自然軍心穩固,戰力十足。

  與此同時,太祖皇帝冊封了十三塞王,給予了極大的自主權,以保護邊境的安全。

  同樣的道理,因為是自己的封地,所以塞王們會好好經營,保護當地的繁榮,嚴防外敵的入侵。

  所以在洪武時代,個個塞王對於軍隊的操練,屯田,放牧都十分的盡心盡力。

  在這種體制下,朝廷其實不用耗費太大的精力和財力,就能夠保持邊軍的戰力持續強盛。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這種體制最大的缺點,就在於邊軍在軍屯,放牧,中鹽法的相互輔助下,幾乎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不依賴於中央朝廷。

  這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唯一漏洞。

  既然不依賴於中央朝廷,那麼也就意味著中央朝廷對於邊軍的控制力直線下降。

  尤其是在各大塞王具備軍事,民政等各項重要權力的情況下,一旦放任他們經營數十年,乃至兩三代,邊境自然是穩固。

  但是這些塞王們,成為完全不受朝廷控制的封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事實上,建文皇帝的削藩並不能說是錯誤的行為,換了任何一個人登上皇位,都不可能對這種風險熟視無睹。

  只不過建文的方向雖然沒有錯,但是他的政治能力確實不行,自己把自己給作沒了。

  所以在太宗皇帝登基之後,針對邊境的體制,他老人家做了一番大的調動。

  太宗皇帝自己就是塞王,自然清楚,這套體制的核心在何處。

  為了加強中央朝廷對於邊軍的控制,他先是撤銷了藩王的軍權,邊軍的控制權,被收歸到了朝廷任命的邊將手中。

  與此同時,他將原本時代駐守邊境的軍隊調入內地,命令內地軍隊輪換到邊境駐守。

  兵將分離,徹底杜絕了邊軍對於中央朝廷的威脅。

  但是如此一來,邊軍都是輪值,對於邊境其實沒有什麼歸屬感,戰力自然也不如洪武之時。

  而且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邊軍是輪值,所以沒有辦法持續的保持放牧。

  畢竟軍屯的田地就擺在那裡,但是牛羊馬等卻是需要人長期照料的,邊軍幾乎是隔幾年就輪調一次,所以很難保持大批量的長期放牧。

  不能放牧,那麼關外龐大的草場就沒有了任何的價值,反而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巡邏。

  因此,在永樂後期,太宗皇帝放棄了大寧,開平,東勝等關外的據點,將防線後撤,希望建立新的邊防秩序。

  可惜,原本的秩序一旦崩壞,想要建立新的秩序,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也是太宗不斷北征的原因所在。

  邊境的防線已經受到了破壞,所以想要保持邊境的安寧,那麼就只能主動出擊。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和太宗一樣馬上得天下。

  草原上的部族,總是春風吹又生,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便會迅速強大起來。

  放棄了大寧,開平,東勝等關外據點之後,宣府,大同,寧夏等幾個據點,就成了直面蒙古部族的重鎮。

  沒有了這些關外據點緩衝,新的邊防體系又沒有建成,再加上某個太上皇好大喜功,土木之役的慘敗,其實早已經埋下了禍根。

  作為在邊境幾乎待了一輩子的楊洪,對於邊軍的狀況,其實比所有人都要了解。

  但正因於此,他才對王翱的說法不能苟同。

  “朝廷任命邊將統兵鎮守,為的是保邊境安寧,屯田耕種,本是為了緩解朝廷壓力,但是這些年,朝廷一再縮減邊境軍費,這種情況下,若不加大屯田力度,如何保證將士們的軍餉?”

  “邊將之中,固然有少數不軌之輩,役使邊軍為己用,但是這些不軌之輩,自然有朝廷巡查御史糾劾,不會影響大局,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軍費不足,輪調頻繁,這才導致邊軍戰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