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2頁)

  還是那句話,再多的理由和辯解,在平越軍民的那份字字血淚的陳情書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早朝之上,群臣彈劾王驥的話,于謙也都聽在耳中。

  他不得不承認,這件事情是他考慮不周了。

  如果王驥真的是因為擔心被王振牽連,而擁兵不前,打算挾寇自重的話,那麼替王驥辯護的他,也就間接成了陷苗地百姓於水火的幫兇。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王驥真的存了這樣的私心,那麼可想而知,未來的數個月內,他依舊會按兵不動,就算是勉強出兵,也必然會出工不出力。

  每每念及於此,于謙都忍不住背後升起一陣冷汗。

  幸好除夕那天,天子無論如何,都堅持要撤換王驥。

  不然的話,一旦王驥真的繼續按兵不動,那麼于謙自己,就會成為苗地的罪人。

  到時候,哪怕朝廷不會怪罪他,但是于謙自己,卻必定會因此而懊悔終生。

  幸好,天子沒有聽他的,才讓他沒有鑄成大錯。

  至於天子為何堅持撤換王驥,于謙理所當然的將其歸於,天子卓絕的軍事洞察力和識人之明。

  這一點,在瓦剌之戰當中,早已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時,邊境如此惡劣的局勢下,天子卻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紫荊關一役,力排眾議,在眾多大臣的反對之下,調動京營大軍,在紫荊關和也先決戰,最終大獲全勝。

  這等魄力和眼光,非一般人所能有的。

  因此,這次的事情,于謙也理所當然的覺得,是天子在西南的數次軍報當中,敏銳的洞察到了苗地惡劣的局勢,這才果斷決定撤換總兵官。

  相較之下,他這個兵部尚書,倒顯得昏庸無能了。

  看到于謙的這副樣子,俞士悅嘆了口氣,寬慰道。

  “你也不必如此自責,天子既已派了保定伯接替王驥,算算日子,如今也差不多該到苗地了,飛馬急遞,兩三日內,保定伯便能接到詔命,想來再有數日,定能解平越之圍。”

  “何況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到你的身上,兵部事忙,邊境又有異動,再加上王驥隱瞞了苗地的真正局勢,你精力有限,難以顧及西南,一時失察也是有的。”

  “這個兵部尚書,換了任何一個人來做,都不會比你做的好了。”

  聽了這番話,于謙的眉頭才算是稍稍展開了幾分,嘆了口氣道。

  “多謝俞兄安慰,不過錯便是錯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經此一事,於某也當吸取教訓,陛下英明聖斷,一舉一動皆有其深意。”

  “於某之後在御前奏對,也當多加思量,似之前那般衝撞陛下,實為不該。”

  俞士悅一樂,舉起杯子道。

  “這倒是意外之喜,你於廷益也知道,該改改你那個臭脾氣了,當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