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 作品

1354 不甘示弱(第2頁)

  不過,高文並不慌亂——

  且不說比分看起來懸殊,但其實也就是一個發球分的差距而已;單說對抗,網球比賽歸根結底就是一種平衡:

  強勢和弱勢,全部都是相對的。

  簡單來說,如果高文的回球沒有能夠給蒂姆製造足夠壓力,那麼蒂姆進攻自然是越來越順;但如果高文提升自己的回球質量形成限制乃至於反攻,蒂姆的進攻肯定也會撞牆,兩位球員之間的博弈依舊在繼續。

  所以,沒有必要因為蒂姆進攻手感的火熱而焦慮而沮喪,他需要專注自己,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回球質量。

  “3:1”,一記外角減力發球ACe。

  “3:2”,一記外角發球搭配發球上網形成壓迫,干擾蒂姆的回球,製造視覺壓迫,以至於蒂姆回發球直接出界,發球直得。

  兵不血刃。

  乾脆利落。

  高文全然不費力就保住了自己的兩個發球分,因為他看準了蒂姆的進攻慾望,整個發球站位明顯靠前,不管一發還是二發全部準備搶攻,冒險搏殺;於是高文乾脆就抓住蒂姆的進攻心理,改變戰術。

  果然,立刻就奏效了。

  其實,一直到2018年、2019年,蒂姆狀態巔峰的幾個賽季,他的臨場應變能力也一直是一個短板,不過那時候,因為比賽經驗更豐富了,所以一些處理也會更加聰明一些,但本質來說,他依舊特別“軸”。

  更何況是2015年的當下呢?

  論算計論佈局,蒂姆根本就不是高文的對手。

  轉眼,高文就已經站穩腳跟,拉近比分差距,重新將壓力推給蒂姆,

  這也是搶七的魅力,一切都在流動、一切都在變化,時時刻刻,並且一直持續到搶七局決出勝負的那一刻。

  不過,蒂姆依舊佔據優勢,因為接下來又是他的發球分。

  二區。

  左側?右側?左側?右側?

  蒂姆看了一眼高文,身體一直在輕輕搖晃著,輕盈跳躍的腳尖保持著重心的靈動,注意力高度集中。

  然後,蹬地,拋球,揮拍——

  外角。

  二區外角壓制反手,網球的經典套路;而且,蒂姆今天在二區,更多還是以壓制高文的正手為主,此時選擇壓制反手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意外,期待著經典套路能夠為自己創造足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