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2頁)

  對於如何對抗邊境的蒙古部族,也是遵循這條原則。

  因此,在驅逐北元之後,太祖便逐步分封了十三塞王,封地分佈於邊境各處。

  相對於內地的諸王,十三塞王的權力更大,不僅手握重兵,而且遇到戰時,可以全攬封地內的一切軍政大權。

  與此同時,十三塞王遙相呼應,共同築成一條堅固的防線,防止蒙古部族內侵。

  但是,這種做法,顯然是有缺陷的。

  太祖威壓四海,懿文太子也德高望重,但是,其後繼位的建文皇帝,卻因諸王的重權而坐臥不安,因而厲行削藩。

  靖難之役後,本就身為塞王之一的太宗皇帝,同樣擔心其他的塞王效仿靖難,於是同樣延續了削藩的政策。

  隨著諸王的軍權被徹底剝奪,怎樣繼續維持邊境的安寧,就成了太宗首要考慮的問題。

  因此,大明的邊境政策開始轉變為以攻代守,太宗皇帝五度北征,宣宗皇帝三次北巡,皆是這種政策的延續。

  應該說,這種政策,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明宗主國的地位,徹底瓦解了殘餘的北元勢力。

  在太宗兵鋒之下,包括韃靼,瓦剌,兀良哈等在內的諸多蒙古部落,紛紛宣告臣服,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但是這種政策,註定是不長久的。

  頻繁的戰爭,對於國力的消耗是十分嚴重的。

  到了宣宗時,大明就已經有意識的開始收縮防線,轉向休養生息。

  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土木之役的發生,其實是必然的。

  大明不可能持續的保持戰爭的狀態,一旦怠惰鬆懈,難以維持進攻的勢頭,那麼邊境防守上的短板,就會彰顯無疑。

  所以,建立新的,完善的邊境防線,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點上,諸多大臣,是有著一致的看法的。

  有爭議的是具體的方案。

  說完了理由,于謙拿出奏本,重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所謂九邊重鎮,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仿照太祖設塞王的思路,將現今邊境各處關隘的雜亂兵力,化零為整,聚集起來。

  然後,以長城為依託,集中兵力,增設像大同,宣府這樣的邊境軍鎮,使之遙相呼應,建立起一條堅固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