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七章:南遷之議(第2頁)

  朱祁鈺坐在一旁,將徐珵的諸般表現都收入眼中,大略也猜出了他心中想法。

  應當說,徐珵的做法並算不得錯。

  有先例可循,有局勢所迫,他又巧妙的託以天象,算是面子裡子都算計到了。

  但是……

  凡事最怕的就是這兩個字。

  朱祁鈺不得不說。

  現在的徐珵,還是太嫩了。

  和以後策劃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本不是一個段位的。

  他畢竟才在翰林院觀政不久,尚未真正參與過朝政。

  所以理所當然的,他並不能真正的站在金英深涉朝政的大佬的角度看問題。

  徐珵只以為自己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卻殊不知,自己這區區幾句話,險些將殿中諸人都得罪遍了……

  隨著金英的一聲厲喝,大殿中的氣氛也變得緊張而激烈起來。

  首先站出來的,是禮部尚書胡濙,他也是資格極深的一位老大人,自建文年間便以入仕,深受太宗皇帝信重。

  眾所周知,最先開始提出定都北京的,就是太宗皇帝。

  “此事斷斷不可,先太宗文皇帝陛下定都北京,我大明曆代先皇陵寢宗廟皆在於此,足可見太宗陛下之心,便是希望後世子孫堅守於此,擅自遷都,豈非違背太宗陛下聖命?”

  胡濙的話說得相對沒有金英口氣激烈,但是份量卻不可同日而語。

  且不說提出的理由,是違背太宗遺命,單是他老人家的身份地位,便不容輕忽。

  雖然說如今百官之首,乃是吏部天官,大冢宰王直。

  但是胡濙除了禮部尚書之外,還有一個極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先皇遺命的五位輔政大臣之一。

  雖然因著他老人家已是七十四歲高齡,這些年甚少插手朝事。

  可隨著三楊個個凋零,英國公生死不知。

  如今還在朝的輔政大臣,竟只剩了他老人家一位。

  他若不開口則罷了。

  但凡開口,份量決不低於百官之首的吏部尚書王直。

  這便是徐珵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徐珵立功心切,卻未曾想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現在朝中健在的大佬們當中,多為太宗陛下和先皇一手提拔,皆是堅定的北京定都支持者。

  別說現在只是孫太后心中,可能有那麼點小苗頭。

  便是真正的天子想要推動此事,都未必容易。

  雖說如今情況特殊,但遷都之事,牽扯到方方面面。

  絕非孫太后或者是朱祁鈺能夠一言而定的事情。

  第二個站出來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陳鎰,這位老大人也是太宗舊臣。

  雖然直到先皇之時才得重用,但是態度也十分鮮明。

  “臣附議,此事需當慎重,京師乃天下根本,一舉一動皆是大事,何況祖宗陵廟,宮闕,皆在京師,倉廩府庫,文武百官,千萬百姓亦在京師,不可輕言棄之。”

  陳鎰的話,算是相對從比較理智溫和的角度出發。

  更多的是在強調京師的重要性和遷都的難度。

  畢竟自從太宗皇帝定都北京之後,雖然仁宗,宣宗時代朝廷大政反覆,但是始終沒有實際行動。

  所以北京作為都城的建設一直在進行當中。

  時至今日,北京已經從實際意義上成為了真正的都城。

  想要遷都,談何容易?

  最後出來開口的,才是徐珵最開始覺得最應該反對南遷的,兵部侍郎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