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庸醫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五章程昉授課考查,許宣釋義引訓斥


  許宣將朱丹溪離開後的事情,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了他,重新振奮精神的朱丹溪和許宣,一如往常一般,在藥堂守著。

  到了下午,許宣和往日一樣,徑直去程昉的別院學習經義,如此,許宣有過上了這種早上藥堂,下午書齋的緊張學習生活,至於他的師傅王鳳山,卻如同許宣猜想的那般,自從那日離開,在沒有任何音信,同樣的,玲瓏也沒有在回來。這次回來的程昉,彷彿換了一個人,對於許宣的學習開始嚴格起來,在考察了許宣的學習進度後,程昉十分的不滿意,對於許宣學過的四書,又重新講了一遍,並時不時的考察。

  而程昉這個老師,最喜歡做的,就是在每日常規的五經課程完畢之後,在複習一下前邊的四書,讓許宣引申出自己的觀點來。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坐在樹蔭當中的程昉,看著郎朗背誦的許宣,滿意的點了點頭。

  等許宣背完,程昉端起桌上的藥碗,將其中的湯藥一飲而盡,他回京之後,忙於應對各種勢力,耗盡心力,真心痛又是發病,而且當時還是在朝堂之上,幸虧他一直記得許宣的叮囑,身上隨時裝著許宣給他做的速效救心丸,他急忙含服了幾粒,等太醫慌慌張張趕來之後,程昉已然緩了過來,

  心力交瘁的程昉,此時也心灰意冷,在朝堂上,直接向皇帝遞交了辭呈,不過皇帝卻是沒有批覆,直到程昉回到杭州,在仇王案結案時,卻是一病不起,皇帝無奈,只好準了程昉幾個月的病假--北宋的君王,一般對於士大夫都是極為寬容,在後世明清難以看到代職休假的情況,在宋朝並不少見,甚至已經形成了某種慣例。這換後世,就是典型的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浪費行為,在宋朝司空見慣。

  而程昉在病假準了之後,連夜從杭州來到了錢塘縣,直接將他教了沒有幾日的學生許宣找來,在許宣的精心調養下,程昉的身體慢慢的復原了。

  程昉此時,不由的感嘆,自己還真是走運,看中的弟子,不但脾性和自己相投,天資也算不錯,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小子同時學習醫道,還能遊刃有餘,自己這破敗的身體,在這弟子的手中,竟然也慢慢的好了起來,這讓程昉覺得,自己這後半生,收取許宣為徒,是自己最為得意的事情了。

  不過他對許宣越滿意,平日對許宣的功課也越來越嚴格起來,在程昉心中,嚴師高徒,這是定然不破的真理,“許宣,我且問你,你可知道孟子最後這話中‘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你覺得孟子這話又如何呢?為什麼沒有當時的國君採用亞聖的辦法呢?”程昉看著許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