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庸醫 作品

第八十八章不一樣的世界(第2頁)

  待病人會賬走了之後,許宣忍不住問道“師傅,不知這病人怎麼診斷?”

  王鳳山聽許宣問自己,笑著說道“此證名曰痿證,素問有云,言痿者,獨取陽明,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而陽明之位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手足不遂,由體虛腠理開,風氣傷於脾胃之經絡,治法當以疏風散熱,行氣調氣為主,兼以祛風之藥,佐以補肝腎強筋骨,以此治法,當以效佳!”

  王鳳山這般說,其實是有意將醫術傳給他,這段時間以來,許宣的天分,王鳳山是看在眼裡的,儒學醫學同時修習,不但沒有任何一個落下,還都掌握的不錯,醫學上不少東西,就是他的大弟子朱丹溪都比不過的。

  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許宣腦子靈光,往往一個方子,在不同病人身上,裁剪出不同的效果,這一點不是多年行醫經驗的人,根本不會的,所以,王鳳山將許宣和朱丹溪,並列為他的衣缽傳人。

  許宣卻沒有聽王鳳山的治法,而是說道,“弟子觀書多日,今日這病人,弟子有頗多疑惑之處,老人病前發熱,熱退之後肢體突然軟弱無力,而且可見病人身體瘦小,嗆咳少痰,而且師傅方才也問了,小便黃赤,大便乾燥,從這表象,應為熱症,”

  王鳳山點頭說道“不錯!許宣你觀察的很仔細,因為有熱症,所以方中加用了花粉,貝母,沙參,”

  說道這裡,王鳳山見許宣聚精會神的聽著,便得意的說道“這錢塘縣,不說別的,治療這痿證,咱們慶餘堂最好,原因在哪裡呢?歸根結底就是在用方的活字上,咱們大宋朝廷重視醫道,每過幾年,就對官方的太平聖惠方等書進行整理,就是醫道院,教授的也是這書,雖然這是好事,可這樣下來,大夫都只知道根據局方看病,甚至病人的望聞問切都忽略了,這樣下去,怎麼能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