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 作品

1323 毫無保留(第2頁)

  回球,重新回到辛納的反手位。

  辛納連續大跨步移動,雙手反拍架起來,一拍橫掃地揮舞,注意力集中,儘可能避免思考線路和落點,而是集中將網球擊打進入球場,並且增加自己擊球的衝擊力,這一次——

  成功了!

  一來一回之間,回合球,終於僵持了起來。

  高文很快就注意到了,辛納的反手擊球足夠紮實、足夠穩定,而且具備一定衝擊力,一個小小驚喜。

  細細分析,這是有理由的。

  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說,往往正手強於反手,因為正手更加容易發力,反手則因為握拍方式限制了揮拍的完整性。

  但一小部分球員卻是例外,小茲維列夫、梅德韋傑夫、辛納等等等等,他們都是典型反手強於正手的球員,而他們身上則有一個共同點——

  身體相對單薄,力量相對薄弱。

  因為身高的關係,為了保證移動的靈活性,他們必須犧牲部分力量訓練,不能讓身體變得過於笨拙;自然而然,缺少網球腰的核心力量支持,他們在正手發力的時候就會欠缺穩定性,無法完全合上力。

  相對應地,雙手反拍則得益於左手的支撐,揮拍動作更加穩定,腳步和腰部的力量也更加連貫起來,這也使得他們在反拍位置,不僅更加耐擊打,同時也能夠更多進行發力進攻,成為自己的最強武器。

  儘管辛納現在只有十三歲,身高所帶來的影響暫時看不出來,但此時就已經能夠感覺到,他的反手位置,擊球更加紮實更加穩定,除了借力打力之外,持續的力量輸出也更加出色更加厚重,表現不俗。

  在高文沒有發力、儘可能更多喂球的情況下,你來我往的回合球就僵持起來,辛納在底線主導進攻,左右兩端移動之中的擊球可謂是虎虎生威,一掃前面失誤連連的沉悶,贏得現場一片拍手叫好聲。

  一來,一往。

  你來,我往。

  辛納使盡渾身解數,全面進攻,兩面開弓,全攻全守。

  但球場對面的高文依舊顯得閒庭信步,無論是移動還是擊球都遊刃有餘,並沒有感受到太多衝擊力。

  不懂門道的吃瓜群眾可能會想,應該就是因為辛納年齡太小,所以威脅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