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 作品

1260 羊入虎口


  怎……怎麼回事?

  前有索克,外角近身發球。

  儘管選擇外角試圖壓制高文的正手,但角度並沒有撕扯開來,而是依靠速度和力量形成壓制。

  策略層面上,依舊是貫穿全場的戰術套路,甚至沒有嘗試壓制高文的反手,依舊瞄準正手位進行衝擊。

  唯一的調整就是,稍稍將角度打開一點點,試圖製造一個尷尬位置,限制高文的回球——

  也就是說,高文朝著自己右側移動,腳步太小,可能就需要夠著擊球;腳步太大,可能揮拍就受到擠壓。

  原理就是,線路的角度稍稍撕開卻又沒有完全撕開,在電光火石之間,接球一方對三維空間位置的判斷往往不夠精準,容易出現些許偏差,最後導致擊球點的偏移,影響擊球質量,甚至可能導致直接脫拍。

  索克,並不是瞄準ACe或者發球直得去的,從一開始,這就是一次戰術套路,破壞接發球的質量,接下來應該就是波斯皮希爾的搶網截擊,儘可能在三板斧內解決戰鬥。

  後有高文,正手快甩變線。

  其實,高文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從佈局階段,就已經根據紅土特性做出調整,確保自己的戰術能夠成行。

  假設,索克大膽地撕開角度,又或者是改變發球套路,利用旋轉增加落地彈跳的高度,這就能夠破局,打亂高文的構想展開佈局。

  但索克沒有。

  所以,即使小範圍內的局部調整,依舊在高文的計算範圍——靈魊尛説

  高文,站位並沒有太多改變,稍稍退後小半步而已,但出手動作,明顯晚了一點,也就是延遲出拍時間。

  此前不止一次強調過,網球的擊球點,至關重要,因為不同擊球點,網球和球拍的接觸位置就不同,手腕和手臂的擊球動作也需要跟著做出調整,否則就無法擊中甜點,哪怕不會脫拍,擊球效果也相去甚遠。

  不過,主動和被動,卻是兩回事。

  在職業網壇裡,威廉姆斯姐妹的反手擊球就赫赫有名,因為她們都不是正規職業網球學校訓練出來的,完全依靠她們父親理查德-威廉姆斯(richard-williams)那個業餘人士自己研究自己琢磨訓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