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 作品

1237 尷尬位置(第2頁)

  實際上,迪米特洛夫是被動出手,高文卻是主動出手,提拉上旋,擊打出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線路——

  和迪米特洛夫的前一個回球一樣,網球飛行線路有些尷尬,不夠高,沒有過頂;也不太低,在肩膀附近。

  這是一個曖昧的擊球位置,不夠高,沒有辦法發力高壓扣殺;不夠低,所以也沒有辦法正常擊球,但偏偏,這算是一個高球,等於進攻機會,直接放棄就太可惜、強勢進攻又容易失誤。

  這樣的回球、這樣的線路、這樣的擊球位置,在網球比賽裡,往往是最惱人的。

  因為選擇性和可能性太多。

  一旦腦海裡的想法增多,出手略帶遲疑,那麼擊球就會出現失誤。實際比賽裡就經常看到球員面對如此來球,在肩膀附近的進攻出手,莫名其妙出現離譜失誤,下網、出界、高射炮等等,應有盡有。

  而且,不止是普通球員,哪怕四巨頭,偶爾也會處理失誤——不是能力不夠,而是遲疑,網球是講究時機的一項運動,遲疑也就意味著時機的偏差,自己想象的擊球時機和實際因為猶豫而耽誤的時機之間出現任何一點點錯位,結果就是兩回事。

  回球,瞄準鮑勃。

  鮑勃身經百戰,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來球的尷尬。

  如果是單打球員,此時的處理就棘手了,因為他們需要擔心自己回球製造的效果,然後為下一拍做準備。

  但對於雙打球員來說,得益於搭檔的存在,他們的擊球就簡單多了,如果不敢冒險的話,就選擇過渡——

  鮑勃,就是如此做的。

  左手持拍、正手攔截。

  鮑勃用最簡單的一拍正手推擋過渡球,再次將網球壓到深區,輕而易舉地化解難題,又再次將難題推給高文。

  高文,心底一喜:

  機會。

  陷阱,果然奏效,布萊恩兄弟對於這種不上不下的半高球,處理總是顯得太過簡單,這也是所有雙打專家們的習慣,他們更加傾向於搶節奏,而不是通過擊球變化來爭取優勢。

  網球,輕盈地落在紅土上——

  本來,剛剛四次擊球,從迪米特洛夫開始到鮑勃結束,四個人的擊球都沒有發力,以至於附著在網球上的力量已經所剩無幾,完全演變成為輕打,現在落在紅土上,力量進一步被吸收,來到高文位置的時候,已經幾乎沒有什麼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