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 作品

1171 熱身遊戲


  紙上談兵,總是相對容易的,因為那些規則、那些道理、那些規律全部擺在眼前,如同數學公式一般,簡單明瞭。

  坐在辦公室裡,拿著平板電腦,分析紅土賽場的移動和彈跳,那些變化、那些不規則、那些地雷,說起來頭頭是道,不僅條理清晰,而且深入淺出,似乎已經將紅土分析透徹,但實際操作卻是另一回事。

  “理解紅土”,從來沒有那麼簡單。

  納達爾能夠將“紅土之王”上升到一個全新檔次,恰恰就是因為這份與生俱來的理解和閱讀,無人能敵。

  曾經,2006賽季到2007賽季,費德勒曾經在四大滿貫和年終總決賽創造五十四勝兩負的驚人戰績,連續兩年包攬澳網、溫網、美網以及年終總決賽冠軍,但唯一遺憾的就是,連續兩年在法網屈居亞軍——

  全部輸給納達爾。

  事實上,2006年、2007年、2008年,費德勒連續三年殺入法網決賽,連續三年面對同一位老對手,但費德勒始終無法逾越納達爾這座高山,甚至在2008年決賽裡的第三盤吞下一枚鴨蛋,毫無還手之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2009年,當費德勒在法網決賽擊敗索德林終於圓夢的時候,瑞士天王雙膝跪地喜極而泣。

  就連在電視機前觀看這場決賽的納達爾也同樣是熱淚盈眶,賽後第一時間向費德勒發送短信表示祝福。

  當然,納達爾是納達爾,那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過,對於每位球員來說,理解紅土都是一門功課。

  只是,這門功課著實太難太難,新生代都不願意好好選修——

  不要說“90後”、“95後”的新生代,準確來說,自德約科維奇、穆雷這一批球員開始,就慢慢偷懶了。

  一方面,得益於球拍、拍線、球鞋等等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得益於球員身體素質和訓練方式的配套進步。

  這也使得不同場地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球員們往往採用相似的打法,不同場地都看不出明顯區別。

  比如梅德韋傑夫,在硬地、草地和紅土的移動方式,幾乎沒有變化,基本沒有滑步,全靠自己的腿腳。

  當然,專業人士們也深入分析過,這是可行的,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為代表的強力進攻打法就是如此,她們並沒有根據紅土做出調整,卻也依靠自己的打法登頂法網冠軍,這是時代前進的整體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