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看看劇本(下)


                 “爽到了。”秦絕合上文件夾。

  隔了兩秒,重新翻回第一頁,看編劇的署名。

  名字相當有記憶點,姓第五,叫第五羚羊。

  都不知道是真名還是筆名。

  “瘋裡瘋氣的。”秦絕低聲笑,“不錯。”

  很癲的劇本,結尾那句雙關尤其精彩。

  這種平靜的發瘋跟袁蕭和何佳逸的風格都不一樣,你想總結一個主題,很快主題就被否了,你想體悟核心思想,很快片子就告訴你別瞎體悟了,做什麼閱讀理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癲子。

  看似狂亂,實則框架不散,整體的劇情發展和節奏把握像編劇的名字一樣,有一股奔騰的野生的靈氣。

  這傢伙,要麼是一個精神錯亂的瘋子,要麼是一個荒誕派的天才。

  這位羚羊小姐是通過郵箱投的稿,在郵件裡的附言也大大方方。

  而刑偵題材主講掃黑除惡的那一部,劇方則就某個反派陣營的男配角向秦絕拋出了橄欖枝。

  寫完,龍飛鳳舞地簽了個名,把這塊紙遞給扈長鋏:

  “掃描成圖片,塞到郵件附件裡給她回覆。”

  想了想又道,“她要是想要實物,就打個包寄過去。”

  官場背景主講反貪反腐的那一部,劇方給了秦絕兩份劇本,一個是諸多群像中的男配角,一個是某重要角色的青年時期。

  再說那個霸總配秘書。

  “是唄,我要是精神正常能跟弗蘭迪混一塊?”她咧嘴笑。

  原來男主前世是女主的徒弟,當時為了救女主而自願墮入魔道。

  譬如第一部仙俠電影。

  第一行:秦老師,我咩都無,只有一個劇本,這東西你想拍得自己張羅。

  秦絕心情頗好地去找資料附頁,果不其然,這個劇本並非正常投遞,它不是哪個已經立項的影視項目,也沒有主創團隊,從頭到尾只有編劇一個人,呃,一頭羚羊。

  這樣的男主被知性聰穎的女秘書吸引,但因為不懂得如何追求女孩,於是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直男操作,最後終於憑著一腔笨拙的赤誠和女主修成正果。

  資料附頁裡還特地寫了這片子的看點就是霸氣冷傲的貴公子屢次翻車碰壁,主打一個反差萌。

  首先梗概和標籤似曾相識,一看便知是劉哲之前提到過的官方上星劇。

  秦絕對角色分配並不意外,選演員這種事,客觀條件不合適就是不合適,不能光靠演技、妝造和打光硬湊。

  “好的。”扈長鋏只管聽命,不多問。

  按照禮貌,本該對您的作品發表一些感想,但我近期精神狀態不正常得太過正常,平庸又無趣,這張字條您先湊合看。

  可這樣的作品就像預製菜,下限是有保證,但上限也就在那了,食客頂多評價一句“這菜能吃,味道還不賴”,真論起那種“特地來一趟就為了吃這一頓”的珍饈美味,基本沒人把預製菜納入考慮範圍。

  隨手把標題頁撕下一片,秦絕回了一行字:

  她實力在這,影迷和路人最多吐槽兩句劇情光滑無痕沒記憶點,男主人設同質化,但因為作品質量過關,俗套歸俗套卻並無大錯,所以依然會有觀眾緣,粉絲數亦會穩步上漲。

  秦絕看著這些劇本,心裡清楚作為商業片它們都挺合格,不管是仙俠還是青春都市還是別的什麼,只要肯在特效和服化道上砸經費,再招一個實力中上的導演團隊,找兩個演技過得去的演員,最終的觀感一定不會差。

  觀眾不傻,就算嘴上不說,心底也冥冥之中有桿秤,知道這類電影也就看個樂呵,配不上“爆款”和“神作”。

  然後略過霸道男主真抓到了女主卻又下不去手的劇情若干,中後期一個回憶殺帶出反轉。

  秦絕受邀的男主是個魔修,前期與善良溫柔的女主糾纏不清,寫作恩怨糾葛讀作眉來眼去。

  當然這兩者也並不衝突。

  其實往詳細了說,前面六個男主角倒也不是字面意義上的霸道總裁,但特徵和內核實在近似。

  又補充說正是因為覺得這樣的天龍人男主但凡把握不好“度”就會顯得很蠢很討人厭,所以才想邀請秦絕這樣的實力派出演。

  第二行:看完《白晝之雨》,感覺你精神狀態不怎麼好,還好我也一樣。

  這部電影的定位是青春時尚都市喜劇片。男主經典海歸精英回國繼承家業,金融上的天才,情感上的白痴。

  戲份優先度擺在那,這三個角色能發揮的空間都不大,本身的塑造也比較扁平。

  如果秦絕戲約少,演一演這些中規中矩的角色來刷臉/過渡/保持戲感倒是不錯。

  不過既然眼下有得選,且選項很多很廣闊,秦絕自然更想接觸一些新鮮的、有挑戰性的角色。

  先看手裡的兩部電視劇。

  餘下的七本里,兩部正劇,兩部衝獎電影,三部商業片,類型和題材總算變得多樣化,片方邀請秦絕出演的角色也從番位到人設各不相同,不像剛才一窩蜂的霸總開會,看一眼就興致乏乏。

  扒開人設一看,關鍵詞全是偏執強橫,佔有慾強,要麼不長嘴要麼低情商,最後來個紅眼掐腰命給你,括弧演技爆發高光橋段括弧完。

  第一個男配角是比較典型的“祭天型”。

  看完人物設定和劇情綱要,秦絕沉吟不語。

  秦絕接著看劇本。

  她現在在外只有二十歲,年輕得不能再年輕,這樣的年紀和外形條件,註定了她在這兩部老戲骨集體飆戲的嚴肅正劇裡與主要角色和重量級配角無緣。

  總之該洗白洗白該煽情煽情,兩人he。

  兩行字給秦絕整樂了。

  他初入宦海,滿腔熱忱,一心想著為人民服務,自以為得了領導青眼,實際上卻被上位者當棋子利用,最終稀裡糊塗蒙冤而死,是千千萬萬個善良天真的理想主義者的縮影。

  第二個角色是“回憶殺型”。

  說的是某高官大佬曾幾何時也是一個愣頭青,後來經歷諸多變故,被迫懂得了“在這個環境裡,你要是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須先做你不想做的事”的道理,遂為了理想咬牙隱忍。

  卻不想長路漫漫,苦旅的盡頭是迷途,等意識到的時候,他已然走上歧路,與當初的自己背道而馳。

  第三個反派配角是“愚忠小弟型”。

  他從不把別人的性命和法律條文放在眼裡,只在乎自己的家人朋友,遇事幫親不幫理,一面作惡多端一面義薄雲天。

  後來,他因為貪婪和愚蠢做過了界,反派頭子約束未果,覺得這個弟兄遲早會壞事,於是提前剔除隱患,用計把他滅了口。

  秦絕將這三份劇本放到一邊。

  不太好評,回頭再想想。

  從功利的角度出發,三個角色中第一個最“完美”,可以說他在這部劇裡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賺觀眾的眼淚和嘆息,同時體現環境有多能吃人。

  這樣的人設和結局,不用想就知道播出後會引來多少心痛、惋惜、憐愛,對演員而言是個絕佳的吸粉選擇。

  但秦絕演戲又不是為了吸粉。

  類似的人物,她其實已有演過。不論是《空碑》裡的秦弟弟還是《熔爐》裡的琴,都和這個角色有相似之處,是悲劇中最常見的那個“被打碎了的美好”。

  再接著演一個類似的,也不是不行,只是感覺……有點過於舒適區了。

  至於後兩個,前者跟《囚籠》裡赤那的情況差不多,只需要完成角色的前半部分,如果不考慮拒絕會不會得罪劇組、要不要放棄和老戲骨結識交流等場外問題,秦絕演或不演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