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來,我們一起火


                 定完了座位,接下來便是順流程。

  金蘭獎頒獎典禮的流程與秦絕參加過的兩次國內外電影頒獎典禮都不相同,以龍國傳統戲曲文化為源頭,逐漸融合多種戲劇種類的發展歷程令它處處瀰漫著老派的矜重,在這裡,沒有“明星”、“藝人”一說,只有“少青中老年表演藝術家”之分,整個頒獎典禮是一個巨大的年度文藝演出精彩回顧暨優秀表演者表彰大會。

  金蘭獎的獎項品類共計十五個,其中六項按劇種頒獎。最佳戲劇獎(《加班的一日》、《冰雪奇緣》、《熔爐》),最佳編導獎(秦絕《冰雪奇緣》),最佳主配角獎(秦絕、林柔、蘇酥、詹長清等)和最佳新人獎都劃分在這一類中。

  是以,這六項獎盃在頒獎之時採用的是以獎項名稱為標準,各個劇種的獲獎者一同在臺上領獎的形式。

  此舉既響應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也無形中警示眾人在取得成就、獲此殊榮的同時切不可驕傲自滿,日後仍應心懷謙遜與熱忱,和鄰近領域的諸多同僚一起投入到我國戲劇文化的建設中,攜手並進,共創輝煌。

  “我好緊張。”演練途中,蘇酥喃喃自語,“太像上小學時排隊領獎狀了,這種彷彿刻在dnA裡的怯場實在是……”

  如她所言,領獎的步驟既視感很重,首先來自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會字正腔圓地照著各個劇種的提名名單一一唱名,舞臺兩側大屏幕隨之播放作品片段,接著擔任頒獎人的兩位老藝術家會被請上臺,輪流宣讀獲獎者或獲獎作品的全名。

  在這個過程中,老人家們每念出一個名字,相應的領獎者們就要在臺下起身,邁著快而不亂的步伐走向指定位置,按獲獎順序在舞臺一側的臺階處先後排成一隊。

  等宣獎全部結束,這廂領獎者們有序上臺,站成一橫排,那廂佩戴著紅底金邊綬帶的禮儀小姐們手捧托盤走上前來,協助兩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依次頒獎。

  “流程其實不復雜,但容錯很低,緊張在所難免。”連詹長清都緊了緊喉嚨,罕見地接了句話。

  他以前做律師那會兒也受過表彰,只是金蘭獎到底是國家級的頒獎典禮,神聖又莊重,他心裡多少有點發怵。

  “班長你能再給我重複一遍領獎的時候要怎麼做嗎。”許雙雙忍住在長西裝下襬擦手汗的衝動。

  金蘭獎一如既往地發揮了它的鼓勵性質,彩排時沒有落下任何一位提名者,許雙雙以女性的身份提名音樂劇類最佳男配角,方才排隊時頗受矚目,忐忑之餘完全忘記了還要把證書展開讓鏡頭拍的這一步驟。

  雖說她沒有自大到覺得自己一定獲獎,但這種事肯定要準備萬全,別到時候真得獎了卻當眾出糗,那可真是要後悔到姥姥家。

  “首先和頒獎人握手,然後雙手接獎盃,拿到獎盃後單手握住底部最細的那一截,就是蘭花花莖的部分,儘量用後三指和手掌固定,把大拇指和食指騰出來,再雙手接證書——握手、接獎盃、接證書時不要忘了點頭微笑或者微微鞠躬。”

  秦絕沉穩的語氣有效地安撫了同窗們的不安情緒,“獎盃和證書都拿到手後,頒獎人會轉向下一位獲獎者,這時你仍然在鏡頭裡,所以不要著急動,等差不多隔了三個人的時候再把證書打開,內頁對外,右手攥著獎盃和證書邊緣,左手把著證書另一邊。我問過了,左右手反了也沒事,只要別舉得太歪就行。”

  “呼,真羨慕你的大心臟。”林柔閉了閉眼,現在臺上進行到了有蘇酥和於青提名的最佳女配角頒獎,馬上就要到最佳主角獎,她耳畔全是自己的心跳聲。

  “放輕鬆,我就在你旁邊。”秦絕道。

  她兩項最佳主角獎提名,彩排確實是要和林柔一起上臺的。

  林柔心下稍安,再次做了個深呼吸。

  “現在我特別慶幸金蘭獎是集體領獎。”她沒話找話,“光站在隊伍裡就好,也不用發表獲獎感言……”

  “可別說了。”一旁的喬遠蘇和袁蕭哭喪著臉,吳海舟更是面色發白。

  他們三個上臺的情況跟秦絕幾人全然不同,不論是袁蕭提名的最佳劇本獎還是喬遠蘇憑藉《熔爐》和《冰雪奇緣》各獲一項提名的最佳舞美設計獎,都是不分劇種、統一放到一個賽道里競爭的綜合類評獎。

  如此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重量級榮譽自然規格不同,若是得獎,屆時他們將要獨自一人趕赴舞臺,領完獎還要對著麥克風說一分鐘左右的獲獎感言。

  這裡面最無辜的是吳海舟,原本他可以拿著B類邀請函坐在樓上樂呵呵地當觀眾,但秦絕前面盛情相邀,後面不裝了耍無賴,以“提名太多了我總上臺不合適”的理由硬是把最佳表演獎相關的事項丟給了他負責,給他搞得這會兒也不知道是感激更多還是惶恐更多。

  “吳團長,我懂你。”袁蕭虛弱地拍了拍吳海舟的肩膀。

  同是天涯淪落人,他也一樣,明明在《熔爐》的統籌調度上出力遠不如秦絕多,結果還是被後者以“我又不是組長”的藉口不由分說地把另一個最佳表演獎提名甩了過來。

  這意味著袁蕭不僅要在嘔心瀝血修改《熔爐》電影劇本之餘見縫插針地準備獲獎感言,甚至還必須準備兩份不一樣的,一份給最佳劇本獎,一份給最佳表演獎。

  “放輕鬆,又不一定真能得獎,別給自己太大壓力。”罪魁禍首還有心笑著跟他們搭話,“現在心情怎麼樣?”

  “呵呵。心情?”袁蕭一副死魚眼,“有點思鄉,也有點想死。”

  旁邊林柔好不容易繃住的表情險些破功。

  “別說這不吉利的,今晚回去再背背獲獎感言。”秦絕提醒道。

  喬遠蘇、袁蕭和吳海舟同時疲憊地點了點頭,然後不約而同看向了不遠處一派淡定的秦一科技文宣部部長孫敏衷。

  還得是秦科,瞧瞧人家這鎮定穩重的氣度,一看就是見識過大場面的人。

  三人一同在心裡感嘆。

  殊不知孫敏衷表面淡然冷靜,實際上心裡也打著鼓呢,最佳音樂、作曲、歌詞獎?不是,這跟他們秦科有關係嗎?

  膾炙人口的《Letitgo》和其他曲目都是秦科文宣部出品的?啊?什麼時候的事?他怎麼一點不知道?

  孫敏衷汗都要下來了。

  他收到秦絕委託給《娛樂實習生》節目組的聯絡時還特地向上級請示了一番,得到的回覆就倆字:去吧。

  ……孫敏衷左思右想,感覺這一定是藍組知恩,認為這麼重大的頒獎場合不請秦一科技不合適,然而像最佳音樂劇獎、最佳表演獎這種獎項他這個沒有實際參與的部長去領又不妥當,所以最後只好迂迴著把音樂詞曲相關的獎項提名給分了過來,還擔心秦科覺得分量不夠重,直接一分分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