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七百零二章 《為難》反響(下)(第2頁)

  “因為放在一般的情況下,‘陳書芳’這個人,或者說像她和梁興這樣的人,都是很少存在的。

  “觀眾不愛看,演員不願意演,編劇不樂意寫,導演不想拍——這就是現實主義作品和市井角色的現狀。

  “可恰恰生活中,多的是他們這樣的人。”

  阮紫雁深深地點了點頭。

  “我非常驕傲。”她看著陳丹青說道,“能有女演員願意出演這樣並不光鮮,甚至社會道德上有明顯缺陷、有‘恥感’的角色,還將她演繹得如此入骨。”

  陳丹青唇角輕扯,笑了笑。

  神情裡是坦蕩和自豪。

  同為女性演員,影后阮紫雁十分清楚現今的女演員或者說“女明星”是多麼愛惜羽翼,有些時候哪怕她們自己不想,也不得不在重重壓力下保持人設,求的就是一個“無差錯”。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爭搶大女主、撕番,她們要做最“正”的那個選擇,不能落下話柄,即便演技被屢屢詬病,即便熒幕形象固定,但“清純”、“善良”、“嬌俏”、“正能量”這樣的“角色定型”在她們和背後的團隊看來,都遠比一個不光彩的市井角色要好得多。

  陳丹青明明可以像林柔那樣,憑藉著一個角色的大火順勢做些營銷宣傳,但她沒有。

  林柔是“國民初戀”,是《空碑》裡作為美好代名詞的林姐姐,但陳丹青是陳丹青,也只是陳丹青。

  她灑脫而爽快地同“風信閣閣主”作了告別,就像她及時把對秦絕產生的一些心緒掐斷在了苗頭處一樣。

  這是一個清醒的、優秀的、前途無量的女演員。

  “很精彩!”朱子疏的聲音又起,“也讓我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袁蕭,你從《空碑》到《熔爐》,再到如今的《為難》,關注點逐漸泛化,卻又一次比一次深刻清晰。”

  朱子疏毫不掩飾地給予肯定,“同時我也希望觀眾朋友們能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熔爐》中的琴等人是特殊群體,但我們平日裡的普通人,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裡,又何嘗不是‘特殊的’呢?”

  谷奈</span>“人性,是共性,也是個性。”

  有意停頓了兩秒,朱子疏慷慨做結:

  “我很開心能看見袁蕭和方友文身上的人文情懷,這非常重要,對於文藝工作者來說尤其重要。

  “期待你們的下一部作品。”

  嘩啦啦——

  現場響

  起熱烈的掌聲,來自觀眾席,來自評委席,來自對面的b組實習生席位。

  a組全員不約而同地向前鞠了鞠躬。

  他們中的一些人都已紅了眼睛,此時笑著用空著的那隻手拍拍手腕或小臂,也為自己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