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六百九十八章 互評:B→A(五)


  等曲楠回過神來,臺上兩組負責聲音相關工作的兩位實習生已經聊開了。

  a組的劉霖和b組的楊冬原先都只是一個小小的錄音員,能被稱呼為“錄音師”已是給足了很大的面子,但在《娛樂實習生》這個節目裡,他們卻一步步地從小助理成長為了錄音指導,甚至在後期的配音方面也會把關,能有這樣的機會和際遇,實在是羨煞同行。

  提到這個,就不得不說起《娛樂實習生》的報名分類。雖然它在類別上把主創團隊按服化道攝錄美六大組來分,但實際上卻與現實中的劇組有著較大區別。

  一個頗為完整的劇組中,拋開最明顯的演員不提,再排除和投資、合作方關係緊密的製片組和劇務組,剩下真正起到作用的有六個大組,分別是導演組、攝影組、美工組、錄音組、特別種類組(威亞師、各種替身等)和後期組。

  這些小組細分下來,那工種就更多了。

  比如導演組,就有總導演、副導演/選角導演、執行導演的區別,有時打板的場記也可以被分到這組。

  再比如攝影組,除了攝影師和助理以外,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實還有燈光師。所以有一個更常見的叫法是grips,指的便是攝影加燈光的兼容性工作組。

  而服裝、道具、化妝這些,其實是一個大類,包括美術師(美術設計)一起統稱為美工組。

  a組的美術師王江元在剛剛就參與了服化道的交流討論,只不過因為所有實習生里美術組只剩下他一個人了,所以才顯得存在感不強。

  話是這麼說,但他出的力卻是實實在在的,對此作為導演的方友文最有發言權和表揚權。

  而到了錄音師這裡,有心人就能再次體悟到節目組打的是什麼心思。

  就像導演方友文、攝影師吳穎等因為組內沒有專門的燈光師,有時不得不身兼數職一樣,a組的劉霖也“跨了界”,不僅僅負責攝影棚及外景的收音錄音,同時還負責了很大一部分的後期聲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