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2】[秦絕0724]《妙影薈萃》採訪


  《妙影薈萃/raye》·演員專訪(下)

  ——

  

  q:你考慮的層面很寬很廣,我覺得不僅僅停留在演員的範疇。你是有過參與影視作品製作的經驗嗎?

  a:如果做劇組小工也算的話(笑)。《囚籠》時期我留在劇組嘗試過很多活計,小工、燈光助理、攝影助理、動作設計等等。我說我不要工資,有個地方待著就行,蔣導就很縱容我。實際接觸到這樣一個“劇組機器”的時候,心裡會有種敬畏感,也很感動,就這樣瞭解到了很多知識,也多了在劇組各處混來混去的習慣。下一部電影進組之後也常去“蹭課”,和主創人員、群演、小工一起吃吃盒飯聊聊天什麼的。

  q:怪不得《娛樂實習生》裡與你合作過的實習生大多都提到過你對大大小小的拍攝工作都很嫻熟。

  a:沒有嫻熟,只是他們比較專精,我就是野路子學得雜(笑)。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更好,演戲以外的事,我更擅長也更適合在旁做輔助。

  q:這就不得不提《熔爐》了。在沒有導演的情況下,你和袁蕭等人依舊呈現出了十分精彩的作品。

  a: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我們人員缺失的地方很大程度上都要靠節目組提供的助手補齊,感謝各位技藝精湛的老師。

  q:《熔爐》足以稱為你演繹悲劇的一個小巔峰。在這之前和之後的《空碑》與《非雁》也是be作品。你對悲劇怎麼看?會更願意演繹悲劇嗎?

  a:出道以來我確實演了很多悲劇。我覺得這之中自己有很多“佔了便宜”的地方。從結果看,比起喜劇,悲劇更讓人印象深刻,也因此讓我被更多的觀眾熟知,讓我比較誠惶誠恐。從表演看,我本身的經歷裡也有許多負面的東西,悲劇的話會更容易與角色共情,入戲更輕鬆。但是作為演員,職業素養和自我突破同樣重要,我不會因為自己不擅長飾演什麼類型的角色就一定去避開他。《父與子》我演得就蠻開心的。

  q:你是個悲觀的人嗎?

  a:之前是的。狀態最差的那段時間會有狂躁、抑鬱情緒,有時會出現躁鬱軀體化。雖然不是厭世也沒有反社會人格,但會覺得活著沒意思。不過,看過心理醫生和第二部電影殺青之後已經好很多了。這也要感謝我家裡人(粉絲)。

  q:據我所知,你會把自己的粉絲稱為“家裡人”,可以講一講這其中的緣由嗎?他們是你演藝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嗎?

  a:毫無疑問是的。他們中的很多人從《囚籠》開始就一直陪伴著我,是我自我轉變與和解的見證者。這裡面也有許多卿卿(粉絲名)與我的境遇或

  心情相似,我們是一起努力著積極生活下去的,是同伴,也像攜手並肩與人生困難作戰的戰友。“家裡人”是因為……那時我整個人處於親密關係的真空期,醫生也建議說“要儘量和這個世界多一點聯繫”,而當時關注著我、相對而言離我最近、願意且方便騰出一分心神去支持我在乎我的人是粉絲,所以我把他們視作家人,這份關係和感情一直維繫到現在,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