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四百二十二章 衍生論點一:娛樂,可以,但要分場合


  《熔爐》的連帶反應遠遠不止於輿論。

  一位社會學家主動公開了自己發彈幕時的用戶名,他就是曾在現場觀看秦絕演出,後來又在播出時冷笑著指責彈幕無腦發情的那一位。

  “我想大家最近看殘疾人相關的報道和文章已經看得太多了,但《熔爐》,或者說《熔爐》引發的社會現象並不僅僅侷限在弱勢群體上。”他在龍國知名問答軟件“秉筆直書”上發表了一篇專欄,“在這裡我要提出一個問題:我國一部分年輕人的審美是否下沉了太久了?”

  “出生在信息時代的他們,家境條件只要在及格線上,極有可能從小就接觸到了許多電子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腦。這讓他們的思維變得開闊先進,同時卻也擁有了‘過分自我’的弊端。

  “儘管我國始終致力於打造全方位的文娛產品,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年齡這一道坎上,作品的分水嶺依舊嚴重。我們有許多為成年人服務的文娛,有許多提供給小孩子看的動畫,可青少年呢?他們能看什麼?

  “於是自認為脫離了稚童範疇的他們通常會抱著憧憬和嚮往融入成年人的世界,自以為了解到了社會陰暗面,自以為自己對性文化的推崇是一種開放和先進,自以為自己‘懂得不能再懂’——這種現象不僅限於十幾歲的群體,而普遍存在於心理年齡較小、思維閉塞或生長及教育環境有侷限性的人們當中。

  “那麼單刀直入地進入主題吧:性開放和性騷擾是兩種概念,望周知。

  “在《熔爐》播出的初期,相貌身材出眾的聾啞青年‘琴’引來了許許多多觀眾的在意和‘垂涎’,他們或她們在發表言論的時候,可曾尊重過‘琴’這個人?可曾考慮過‘琴’的想法?

  “這時一定有人說了:‘不就是個角色嗎?我饞一饞怎麼了?’又或者‘這是我的事,我說什麼做什麼還要你來管,你幾把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