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二百二十章 《娛樂實習生》(2-9)


  別出心裁的一部微電影。

  這個《四口之家》,指的居然是一隻貓媽媽和三隻小貓。

  影片開頭是兩個演員在窗邊看來看去,借他們的口來描述貓的生活。

  比如“你看,那是貓媽媽在教它們怎麼捕食”,“黑色的那隻太淘氣,被貓媽媽吼了”之類的。

  短短几分鐘,微電影講述了這四隻貓的故事,它們是徘徊在某個小區的流浪貓,演員則是這個小區的居民,大家相處和諧,貓貓們就吃著百家飯長大。

  放映完畢,評委們表情各異,一時都沒有開口。

  “創意很棒啊。”曲楠感嘆。

  能想到這種模式的“家庭”和“教育”,他是做不到的。

  “評委老師怎麼都不講話?”

  “在想有沒有跑題吧……大概。”組裡的另一個化妝師說。

  她們這些實習生都看出來了,評委沒道理髮現不了。

  “我覺得還好啊。”柳葉道,“喜劇也不是一定要搞笑吧?he就好啦。”

  “不……”曲楠猶豫道,“像《四口之家》這種,可以分類為輕喜劇或文藝片。”

  嚴格來講,“喜劇”的核心內容就是“笑”,手法要誇張,結構要巧妙,臺詞、表演都要惹人“笑”,既要“笑”角色的性格,也要“笑”表演上的滑稽,而這兩者其實是帶有嘲諷意味的。

  嘲笑醜的、荒唐的,從而進一步烘托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

  雖然《四口之家》的創意很好,但在契合關鍵詞上,真的很難給出高分。

  這一輪,第十組的作品總分不高,而導演邵清龍的個人分數則參差不齊,曾欣慧琴直言他“耍小聰明”,岳陽卻覺得不必把“喜劇”的定義框得太死,最後平均下來拿了75分。

  同時再一次的,有邵清龍在的小組,演員的分數都不高,因為實在是沒什麼發揮的空間,上輪好歹還是主角,這次戲份都給貓了,所有演員都是過客,有的甚至僅僅作為背景板出現了幾秒鐘。

  演員裡有的憤憤不平,但也有不少竟是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估計想的是“反正大家都差不多,好不到哪去也壞不到哪去”。

  接著,下一組復刻了一個很火的喜劇小品,

  添加了一些新梗,藉著作品本來的受眾度和精彩之處收穫了還不錯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