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演員的素養


  秦絕咳嗽著,接過何暢遞來的水。

  “森總,給你這個含片,嗓子會舒服一點。”王茗也遞著東西,眼睛還紅紅的,妝面有點花。

  正在行駛中的保姆車裡,賀栩、湯廷、穆思思、何暢、王茗,一個不少。

  下午三點的時候,就是他們和秦絕一起去了那片熟悉的街頭。

  “天才的辦法。”

  當時賀栩目睹著秦絕揹著吉他的背影,如是感慨。琇書網

  這孩子,讓“莫森”成為了自己,而把“秦絕”作為一個外來的靈魂。

  如果是莫森本人,必然有著濃郁的心理陰影,不敢踏上這處十字路口,不願面對不堪的曾經。所以,秦絕的“靈魂”控制著這具身體,做到了。

  她站在那裡,用幾乎相同的情形和截然不同的結果,治癒了莫森。

  當莫森達成了與自己的和解後,秦絕的靈魂再重新回到她的身體,收下了來自莫森感情上的回饋,找回了流淚的能力。

  賀栩在影視圈呆了幾十年,能想到、能做到這種事的,僅僅只有一個秦絕。

  有些演員為了進入角色,把自己剝離、毀掉,餘生永遠帶著角色的影子。

  成就了作品,卻無法成全自己。

  至於當下許多無法進入角色,演技流於表面的演員,更不必提。

  實際上,“演員”與“角色”的天然衝突,是自古以來每一位導演和演員本身都在研究的問題。

  而許許多多的結果也證明了,彷彿這兩個東西必然要選擇其中一個,繼而走向極端。

  那些能將自己本身與角色處理得相對融洽的演員,少之又少。

  不少導演把作品奉為最高位,甚至有些會專門挖掘素人,把從未有過相關從事經驗的他們硬生生培養成自己想要的角色模樣,拍完了,拿獎了,名譽加身,便把已經徹底定了型的素人演員扔掉。

  至於他們能否走出角色的陰影,誰還去管?

  在賀栩看來,這是身為導演最不能寬恕的罪過,可現實中這樣的人與事卻被奉為圭臬,好像片面追求藝術性就叫“真正用心的電影人”,好像毀掉一個演員就叫“為藝術獻身”。

  究其本質,不還是像商業片把觀眾當韭菜一樣,把演員也不當人嗎?!

  然而,苦歸苦,怒歸怒,就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