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六十二章 市場反饋


  放映結束,燈光漸亮,臺下罕見地沉默了一會兒,才響起此起彼伏的掌聲。

  首映會中電影播放是最後一個流程,即使現在媒體記者有再多的話想問,也只能按捺住心底的好奇。

  蔣舒明重新上臺,發表了幾句簡短的致辭,略去感謝各位到場這些標準流程不提,談到《囚籠》本身的也僅僅重複強調了下上映的安排,這番與放映前截然不同的態度更是令人抓肝撓肺,把握不住這位導演究竟對電影報以怎樣的期待。

  此前的提問環節裡就有人問到最常見的“預期票房是多少”這個問題,蔣舒明對此只是表示“能夠呈現給觀眾已經很滿意了”,但記者怎麼可能相信他這麼與世無爭,幾次追問之下,蔣舒明倒是一副充滿了情懷的樣子,口風很緊,不留任何破綻。

  首映會就在這樣的氛圍裡順利結束,蔣舒明原本要帶著主創再吃個飯,可惜電影拍攝結束後眾人都各有各的工作,便也不勉強,聊了一會兒就各自離開。

  秦絕與趙姝靜乘的是同一班回蘇城的飛機,今天的趙姝靜只化著淡妝,神情恬淡平靜,氣場是一貫的嫻雅柔和。

  “趙姐,什麼感覺?”飛機上秦絕問她。

  趙姝靜想了想:“放下了。”

  很有味道的一句回答。

  秦絕看得出來,她是真的卸掉了曾經那些重擔,在職業生涯中為自己提交了最後一份滿意的答卷後,平靜地接受了從萬眾矚目到歸於平凡的轉變。

  “你呢?”趙姝靜笑著回問道。

  同她一樣,秦絕想了幾秒,答道:“藝術使人更像人。”

  這句話改編自蔣舒明推薦給她的一本書,《藝術:讓人成為人》。

  她以觀眾的視角完完整整地看完了《囚籠》這個故事,無形之中感受到了些許共鳴。

  作為演繹赤那少年時期的人,她在某個瞬間隱約感覺到自己的靈魂也被“赤那”這個人填補了一部分。

  角色與演員向來互相成就。

  趙姝靜含笑點點頭,不再多言,倚在一旁閉目休息。

  秦絕拿出隨身攜帶的紙筆,在安靜的機艙裡記錄著自己的一些感悟。

  作為觀眾能從藝術作品中得到什麼,作為演員又能從表演中得到什麼,多從這些視角來考慮,才能讓她對錶演、對角色、對故事的理解更深。

  ……

  業內對《囚籠》首映會雖有關注,但與那些商業電影的排面比起來還是差得遠了。

  不少人只用商業片和文藝片來劃分電影,《囚籠》的犯罪懸疑類比較小眾,被歸於文藝片的範疇,經驗豐富的影評人在看過之後就知道這部電影的票房撐不了太高,更何況是在閤家歡遍地的賀歲檔裡,不論是氛圍還是內容都不能說特別適合市場需求。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首映會過後,篇篇影評接踵而至。

  首先推薦《囚籠》的是一位名叫“紫荊花”的女性影評人,她沒有劇透,只是隱晦地點出了影片的主題,並且關注點較為特殊,她說“很希望年輕情侶能夠仔細看一看這部電影”,不由得引起了大眾的好奇,畢竟光看類型完全與愛情不沾邊。琇書網

  某瓣上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