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我們娛習一班大貼特貼(二)

事實上不止如此,秦絕及其參與的另兩部作品也一同入圍了第33屆金蘭獎。

 一部是《加班的一日》,一部是《熔爐》。

 金蘭獎與金梅獎不同,有許多特殊的地方。

 龍國傳統戲劇種類繁多,且多以地域區分,如京劇、川劇、越劇、黃梅戲、崑曲等等,是以,當年雖有獎項評比,但都是各地政府管各地的特色戲,不存在所謂的“戲劇總獎”。

 後來,龍國戲劇繼續發展,歌劇、舞劇、話劇、音樂劇等劇種逐漸增多,戲劇的類別更加繁雜。有人因此提議分成兩類評選評優,一類是東方傳統劇種,一類是西方引進劇種,不過這個分類方法仍然粗糙,於是該想法未能實現,龍國戲劇界在獎項方面依然紛雜無章。

 直到四十二年前,這一混亂局面被徹底梳理,“金蘭獎”作為戲劇獎項的集大成者橫空出世,它兼收幷蓄,設獎靈活,並非讓所有的戲劇作品都混合在一起評定優劣,而是根據不同的戲劇類型設置不同的獎項,設定不同的評審標準。

 所以在“最佳戲劇獎”這一項,《冰雪奇緣》提名音樂劇最佳戲劇獎,《加班的一日》提名短劇(短篇戲劇)最佳戲劇獎。

 《熔爐》則更為特殊,它半演半播的表演形式屬於戲劇的其中一個新時代變種,這種戲劇通過融合傳統舞臺表演和現代多媒體技術,以獨特的方式創造新穎的視聽效果,擴展觀眾的感官體驗,傳達故事和情感,被官方歸類為“混合媒體戲劇”或“多媒體戲劇”,亦屬於金蘭獎評獎涵蓋的範圍。

 因此,先不提得獎與否,單單是獎項提名,秦絕就從朱子疏發來的消息裡瞧見一連串的名單。

 《加班的一日》,入圍第33屆金蘭獎短劇類。

 作品提名最佳短劇獎;

 秦絕提名最佳主角獎。

 《熔爐》,入圍第33屆金蘭獎多媒體戲劇類。

 作品提名最佳多媒體戲劇獎、最佳劇本獎、最佳舞美設計獎、最佳表演獎;

 秦絕提名最佳主角獎;

 詹長清提名最佳男配角獎;

 於青提名最佳女配角獎。

 《冰雪奇緣》,入圍第33屆金蘭獎音樂劇類。

 作品提名最佳音樂劇獎、最佳劇本獎、最佳音樂獎、最佳作曲獎、最佳歌詞獎、最佳舞美設計獎、最佳表演獎;

 秦絕提名最佳編導獎;

 林柔提名最佳主角獎;

 蘇酥提名最佳女配角獎;

 許雙雙提名最佳男配角獎。

 當時朱子疏一條消息氣泡佔滿了秦絕飛訊的聊天界面,甚至一頁沒放下,秦絕往下一滑,還有。

 接著過了五分鐘,又一條訊息浮上來。

 朱子疏笑呵呵地問:【有什麼感想?】

 秦絕誠實回答:【已經不認識“最佳”和“獎”這三個字了。】

 連作品帶主創團隊,整整二十項提名。

 她參加過有《囚籠》入圍的金梅獎頒獎典禮,也參加過有《白晝之雨》入圍的維納佐拉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但像金蘭獎這樣的陣勢,還真沒見過。

 朱子疏居然與時俱進地發了個酣然大笑.gif的表情包,然後道:

 【年輕人,饒是豐收的季節,也別忘了厚積薄發!】

 秦絕深吸一口氣:【多謝老師提點,學生銘記於心。】

 當真是豐收的季節。

 三部作品,秦絕喜提三項個人提名。

 把作品本身也算上,她手裡,或者說倘若得獎她要上臺代表團隊(或自己)發表獲獎感言的提名,林林總總,共有十三項之多。

 這裡面自然是有“水分”的,金蘭獎的獎項一部分按照種類評獎,另一部分不分類別,即所有入圍作品在同一賽道競爭。

 名單裡的二十項提名中,最佳戲劇、最佳編導、最佳主角以及男女配角這些獎項提名屬於前者,最佳劇本、最佳音樂、最佳作曲作詞、最佳舞美設計和最佳表演等提名則屬於後者,即便是最好最完滿的結局,也不可能全部包攬。

 換而言之,在“最佳劇本”、“最佳舞美設計”和“最佳表演”這三個獎項上,《熔爐》和《冰雪奇緣》雙雙提名,屆時將是一場內戰。

 當然了,這是頗為自滿的說法,自打金蘭獎從兩年一屆變更為一年一屆,每年入圍金蘭獎的劇目數量便都相當可觀,要在浩如煙海的競爭作品裡奪得最優絕非易事,並不會發生“其他候選作全都稀爛,只有秦絕參與的作品自己打自己”這種情況。

 畢竟這是由龍國官媒組織把控的國家級大獎,又不是國內的唱跳偶像圈,放眼望去能打的壓根沒幾個,只剩下秦絕一手帶出來的“不是灰”和“千色”師姐弟在榜單互毆。

 ……咳,扯遠了。

 秦絕讓羅含章保密是因為,朱子疏既然選在《鱗人》首映禮這天告訴她這件事,明擺著是想趁娛習一班都在,讓這群孩子們開心開心,所以秦絕領會精神,打算等今晚聚餐的時候再拿出來公佈。

 到時喜得提名的掏錢請客,還在沉澱積累、等待明年金梅獎提名名單的其他同學也與有榮焉,大家一起分享成就和快樂。

 和羅含章聊天的這會兒功夫,臺上傳來陣陣笑語,面對翟茹的稱讚,方友文他們“埋怨”起《娛樂實習生》節目組——“決賽玩這麼大,這是我有生以來最瘋狂的一個夏天!”

 提到節目組,就不得不提紅組的對手。

 導播非常懂事地切到場下,肩抗遊機將中後排的一張張臉攝錄進來。

 “林柔!!”

 “那是秦絕嗎?!”

 “哇!曲楠?何佳逸?全都在?!”

 現場頓時爆發一輪驚喜的尖叫,這也是電影首映禮中最常出現的場面,不看不知道,鏡頭一晃,原來觀眾席裡藏著許多名人明星和主創團隊的圈內好友,細看都是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