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九十七章 《白晝之雨:一場慘烈的復仇》(上)

    @木泉影評v

    1-8來自v博pc端

    久等。想了又想,我決定以這樣一句話作為影評的開端:

    《白晝之雨》是一部從各個方面來講都需要勇氣才能觀看的電影。

    請注意,前方大量劇透,不想提前得知劇情的朋友們請自行規避,感謝您的配合。

    那麼書接上文。之所以說需要勇氣,是因為它有三重考驗等待著觀眾。

    第一重是血腥暴力。

    這個元素在電影裡屢見不鮮,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固定的“暴力美學”。動作戲的節奏感、打擊感、效果反饋(如血漿迸發或建築物坍塌等),都會給觀眾帶來興奮和爽快的感受。特效大片裡“百萬軍隊從天而降”、“一招魔法頃刻屠城”等情節,通過視聽語言使人腎上腺素飆升,更有一種解壓式的暢快。

    然而,《白晝之雨》在這方面並不一樣。用最直白樸實的話來說就是,它太真了。

    導演敢拍,演員敢演,呈現出來的就是宛若犯罪實錄般的真實。真實到能讓我們意識到眼前被虐待、殺害的那些人,是活生生的、隨處可見的普通人,而不是“暴力美學”裡承擔著被毀滅作用的群眾符號。

    近乎寫實的血腥場面,彷彿觀眾不是在隔著屏幕觀看,而是處於一種旁觀甚至偷窺的視角,一邊看著,一邊難以控制地感到切身的恐懼,生怕自己也被“發現”,也像那些無辜的人一樣慘遭橫禍。

    基於此,我僅代表個人提醒還沒走進電影院,但想要一窺《白晝之雨》精彩的觀眾朋友們,觀看此片前,請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因為裡面的部分畫面著實會令人產生生理性的不適,和普遍意義上的“勁爆刺激”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第二重考驗,則是人性。

    賀栩是一位善於捕捉人性、展現人性的導演,他此前執導的影片也大多都是現實主義題材。

    《白晝之雨》前半段刻意的誇張演繹和略顯荒誕的情節發展,都營造出了一種看似懸浮實則辛辣的諷刺。這樣的諷刺,讓人感到共鳴的同時又被刺痛。

    譬如電影開頭的王大力,他完全不在意個人整潔,在地上打著滾趴到門口,用身體給一位看不見面容的精英人士當腳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