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想越線(第2頁)

  林夏看到他完成的圖紙,激動的驚呼,“對,就是這樣的。”

  她前世見過的圖紙就是這樣的。

  比起陳家河畫的,她畫的是符吧?

  可他居然看懂了。

  陳家河起身,“我拿給舅舅看。”

  “舅舅還沒睡?”林夏驚訝的問。

  “沒有,看不到圖紙他睡不著。”

  陳家河拿著平面圖去了堂屋,林夏也跟了上去。

  “夏夏畫出來了?快讓我看看。”

  周建國趕緊從陳家河手上接過圖紙,湊近查看。

  他瞄了一眼,狐疑的看向了陳家河。這怎麼能是林夏畫的?過於專業了。

  陳家河沒解釋,示意他看圖。

  “夏夏,快過來給我們講講這個原理。”

  林夏指著圖紙,認真講解,“舅舅,您看,玉米從這個進料口喂入,顆粒從篩孔分離出去,脫粒後的空玉米棒子從機器尾部排出,玉米絲從風口排出。”

  周老爺子在一旁問,“夏夏,那玉米脫粒前需要剝皮嗎?”

  林夏給他解釋,“外公,這個小型的機器,玉米得剝皮,而且曬乾後的玉米棒子才能脫的乾淨,這個是用電的,效率會非常快,不用再用手摳玉米粒了。”

  後世好像有大型的一體機。但那個她只在電視上見過。

  周老爺子聽的也來了興趣。

  這東西對他們農民幫助很大啊。

  省時省力。

  手工脫粒,太費手了,效率還慢。

  周老爺子問,“建國,你覺得夏夏畫的圖紙咋樣?這個機器能生產不?”

  周建國看著圖紙,回道,“我正在研究。”

  周建國跟陳家河都是靠機械技術的,只要平面圖紙畫的清楚,他們就能想象出這個圖紙上的機器製造出來的結構,樣式,性能。

  “家河,你看,如果按照夏夏說法,這個玉米從進料口進入後,在高速旋轉的轉子和滾筒內受到撞擊,達到脫粒的效果,那這個進料口其實可以換到這個地方,玉米直接劃入,不用在這裡拐彎,這樣效率更快。”周建國指著圖紙朝陳家河說道。

  陳家河點頭,“對,這樣改一下,使用的材料也會減少,節約成本。”

  王玉霞把雜音很大的黑白電視機都調小了,聽兩個技術工探討問題,其他人則是靜靜的聽著。

  連躺在堂屋炕上的周麗蓉,聽周建國和陳家河說這個圖紙可行,她也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