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因情滅國”(第2頁)

  沮渠牧犍死時,已是北涼被北魏滅國的38年後,之所以當時沒有被殺,皆因他與北魏當時的太武帝拓跋燾互為妹夫:沮渠牧犍的妹妹興平公主嫁給了拓跋燾,拓跋燾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給了牧犍。牧犍即位之初,北魏已是北方強國,風頭正健,先滅掉慕容氏的後燕,迫其分為南北兩部,又攻滅赫連氏的大夏國,基本統一北方。北涼雖佔據要塞,又據山險,但終究不能和北魏抗衡,於是沮渠牧犍採取和親政策,以作緩和,並接受北魏封號。

  可是事情壞就壞在,沮渠牧犍是個閒不住的主兒,他看上了嫂子李氏,並和李氏偷情,“通於其嫂李氏”(《通鑑》)。

  李氏既得寵幸,便看武威公主不順眼了,於是和牧犍的姐姐一起給武威公主下毒,拓跋燾聽聞,“遣解毒醫乘傳救之”(《通鑑》),公主才得以倖免(估計李氏下的也是慢性毒藥,要不再怎麼快馬加鞭也來不及救啊)。

  這下可把拓跋燾惹怒了,你綠了你哥哥,我不管,但你的嫂嫂竟然膽子大到要害死我親妹妹!

  大怒之下的拓跋燾非要沮渠牧犍把李氏押解到北魏進行處罰,但牧犍哪捨得啊,就悄悄把李氏安置到酒泉,而且待遇不變,好吃好喝的隨便招呼。

  拓跋燾盛怒之下,於公元439年大舉進攻北涼,圍攻姑臧(北涼都城,今甘肅武威),北涼軍聞風披靡,牧犍最後不得不“帥其文武五千人面縛請降”(《通鑑》),北涼滅亡。

  沮渠牧犍和嫂子私通,咱們暫且不以道德標準論之,單從政治上考慮,也是犯了大忌的,這無疑是對北魏皇帝的一種大不敬。既是這樣,沮渠牧犍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沮渠牧犍雖然娶了北魏的公主,但這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是權宜之計,雙方並無感情可言。

  其次,身邊多了這麼個公主,無異於安插了個魏國的耳目,牧犍不喜歡也在情理之中。

  最重要的一點,沮渠牧犍和魏帝的地位不對等。武威公主嫁過來,拓跋燾讓牧犍安排她做王后,牧犍的原配夫人李氏為此遷居酒泉,不久死掉。而牧犍的妹妹嫁給拓跋燾,只給了個右昭儀的名分,雙方地位貴賤自分,北涼在北魏眼裡,不過是附屬國,牧犍在拓跋燾眼裡也只是一種君臣關係,地位如此不對等,牧犍心裡肯定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