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皇太極凌遲處死了自己姐姐(第2頁)

  野史筆記上說,莽古爾泰的計劃是,在家裡擺“鴻門宴”,宴請皇太極,用藥酒將其“鴆殺”。弟弟德格類、姐姐莽古濟以及姐夫瑣諾木聽到這個計劃很感震驚,勸莽古爾泰不可莽撞行事。莽古爾泰卻說:“我不殺他,他必殺我,我已經沒有退路了。”見莽古爾泰如此堅決,姐弟三人最後同意了莽古爾泰的計劃。

  第二天,莽古爾泰將正藍旗兩位親信主將屯布祿、愛巴禮,還有莽古濟的親信冷僧機一塊請入密室。三個親信聽罷莽古爾泰的決定,都毫不遲疑地表示說,唯主子之命是從,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

  商議已定,七個人開始歃血盟誓。莽古爾泰立誓說:“我莽古爾泰已結怨於皇上,爾等助我,事濟之後,如視爾等不如我身者天地鑑之。”瑣諾木和莽古濟立誓說:“我等陽事皇上陰助爾,如不踐言,天地鑑之。”其他幾人也都立下誓言。然後將誓書在佛前焚燒,按計劃分頭準備。

  瑣諾木感恩告密

  瑣諾木本是蒙古傲漢部的貝勒,天聰元年(1637)歸附後金。皇太極為籠絡傲漢部,將寡居的姐姐莽古濟公主下嫁給瑣諾木為妻。隨後,又將開原城賜給他們為屬地,在開原城內修公主府。還賜給他們大量牛馬、人丁,金銀,衣物。所以,瑣諾木對皇太極感恩戴德。

  正因為如此,瑣諾木參與正藍旗“鴻門宴”立誓之後,心中總感到有些虧心和焦慮不安。有一次,瑣諾木到皇太極家看望,皇太極設宴熱情款侍。瑣諾木假裝喝多了,對皇太極說,“皇上不當惟兄弟是倚,行將害上,宜慎防之……”說著說著,瑣諾木流下了眼淚,說:“皇上在,我們蒙古各部能夠安逸地生活,皇上要是不在,我們蒙古可怎麼辦呀?”。

  皇太極是何等人?當然聽得出瑣諾木這番話的弦外之音。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莽古爾泰密謀“鴻門宴”,盟誓之後就已經暴露了,這個告密者就是他的姐夫瑣諾木。

  預謀“鴻門宴”後不久,莽古爾泰突然“中暴疾不能言而死”,這令大家十分震驚,認為是“不祥之兆”。於是,沒敢按計劃實施。二年之後,德格類也遭受與其兄同樣的病症“暴亡”。

  莽古爾泰與弟弟德格類是不是死於皇太極之手,沒有依據,不好妄猜,只能說二人死得突然,讓人無法不生疑。

  莽古濟惹惱皇太極

  莽古濟與皇太極是同父異母姐弟,皇太極之子豪格娶了瑣諾木前房所生的女兒為妻,所以,莽古濟既是豪格的姑姑,又是他的丈母孃。(近親結婚太頻繁,以至於滿清貴族到清朝後期的時候體質普遍偏弱)

  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打敗蒙古共主林丹汗,獲得林丹汗八大福晉。皇太極自已娶了兩位,又將其中長得最為俏麗的伯奇福晉賜給了兒子豪格,其他五位美婦也都給了幾位王爺。

  莽古濟聽說此事後大為不滿,她當即找到皇太極,當著眾人面質問皇太極:“你給豪格娶妻,我的女兒怎麼辦?”皇太極好言相勸,莽古濟根本不聽,一腳踢開營帳門,上馬就奔開原方向跑去。

  大貝勒代善此時也在營帳中,見妹妹生氣,也沒多想,急忙乘馬就追。追到莽古濟後,代善把莽古濟請到自已營帳內,設宴招待,臨走時還送給妹妹許多禮物。

  皇太極聽說後,說:“代善與莽古濟的關係本來並不和睦,可是,當我與莽古濟生氣出現矛盾時,他卻把莽古濟請到家裡,又是請吃,又是送禮,他想幹什麼?”又說:“你們如果如此悖亂,推舉別人為汗,替代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