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 作品

第499章 封賞名單(第2頁)

  李賢點點頭,目光又看了一遍堂下的朝臣們,隨後目光終於落向了一直未曾說話的康王:

  “康王,此事你怎麼看?”

  聽到皇上的聲音,康王整個人一下子都沒反應過來。

  曾經最疼愛的兒子,如今高高在上的皇帝。

  這輪到誰都需要時間接受好吧!

  “回……皇上,臣以為,還是應該裁撤冗餘官員,才是當下最緊要的事。至於科舉革制,臣以為如何革制,如何完善,還需要細緻討論,絕非三兩日便可完成的事。畢竟科舉革制乃是國策,干係到朝廷的根本,懇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戶部尚書楊介和出班奏道:

  “臣附議!”

  緊跟著吏部右侍郎汪縉、工部尚書胡廣、工部員外郎楊漣也是紛紛出班附議。

  如此一來,相當於擁護康王的朝臣們都站了出來,/

  李賢對此仍然表現得極其平靜,略略沉吟後,又掃視著堂下的朝臣:

  “諸位,可還有其他意見?儘管說出來便是。”

  可再沒有人回話。

  大殿之上,一時間鴉雀無聲。

  李賢又不得不開口了:

  “好吧!看來大家都是一致認為科舉需要改制,那就讓李先生牽頭,先擬定一份章程吧,之後再考慮革制的細則。”

  話音剛落,就看見李鴻侖已經舉著一份奏摺出班回道:

  “回皇上,臣已召集文淵閣眾臣工商議出了一份革制章程,請皇上閱覽!”

  這下子,朝臣們似乎什麼都明白了!

  擱這演戲呢!

  不待群臣開口,李賢直接對李鴻侖問道:

  “李先生果然有心了!”

  說著,李賢便朝著海德旺使了一個眼色,後者趕忙會意,走下御臺將奏摺接過,隨後回到御臺上交給了李賢。

  就在李賢閱覽科舉革制章程的時候,只聽李鴻侖又開口說道:

  “皇上,此議案共分為六大策,由翰林學士張敬忠、李章和、陳德正負責起草整理。”

  張李陳三人皆是李鴻侖在翰林院親自選出的得以門生,如今便在皇帝身邊做陪讀,講解經籍,其實都在幫襯著皇帝出主意,算是皇帝目前的顧問團隊。

  尤其李章和,不僅算是李氏宗親,還寫得一手極其漂亮的字,私下裡還負責起草詔書,在年輕一代仕子們心中也是頗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