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298章 春來明主封西嶽(第2頁)

    她意識到,眼下是王客同最心亂、最有所求的時候,那就最容易被控制,一旦薛白能控制王客同,在暗中操縱西嶽祠的重建,那刺殺李隆基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另外,控制了王客同,還可救出李白。

    但出乎杜妗的意料,薛白聽了,對此反應平淡,像是還在思考著什麼。

    “你覺得可行嗎?”杜妗於是再問道。

    薛白這才回過神來,道:“可以一試。”

    “你在想什麼?”

    “我有一個猜測……”

    ~~

    長安,右相府。

    楊國忠、陳希烈、苗晉卿等人在議事廳等了一會兒,終於見李林甫緩緩而來。

    “請右相春安。”

    見禮之後,楊國忠先行遞了幾份文書,那是太府調撥的封禪西嶽的錢糧。

    李林甫看了,神色淡淡的,沒說話。

    陳希烈見狀,賠笑著遞過一份邸報,道:“右相,看今日這份報,便知刊報院的官員調度很好。王昌齡等人貶後,已無人再刊不實之言。”

    李林甫接過那邸報掃了幾眼,見上面全是些讚頌天子封西嶽的。

    因封禪西嶽的詔書才頒發天下不久,正是歌功頌德的好時候。

    有趣的是,這其中竟還有王維、杜甫等人的詩賦。

    杜甫作了一篇《封西嶽賦》,認為此舉是奉先法古,大唐在五行之中居土德,恰與軒轅黃帝相符,而自黃帝封禪華山之後,數千年間,再無帝王登山,聖人若能獨繼軒轅黃帝之美,則功績遠超封禪泰山的七十二帝;

    王維則是寫了首《華嶽》詩,先是描繪了華山風景,指出它“雄雄鎮秦京”,華山之德恩澤蒼生,最後請稟道:“上帝佇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祇望幸久,何獨禪雲亭。”

    李林甫甚至聽說,連王昌齡也寫了一首陰陽怪氣的詩,起因是王昌齡有個朋友,名叫陶弼,曾在柳州平定蠻亂,以英勇善戰聞名,去歲便貶官了。於是,王昌齡寄詩曰:“聞道將軍破海門,如何遠謫渡湘沅?春來明主封西嶽,自有還君紫綬恩。”

    連這些人都在鼓吹“春來明主封西嶽”,可見朝廷上如今是怎樣的熱烈氣氛了。

    如楊國忠之流,更是認為自己對封禪之事出了大力氣,卯足了勁等著到時好好表現一場。

    所有人都心熱得像是有一團火在燒。

    這種情況下,李林甫卻得到了一個並不太好的消息。

    他不動聲色地丟開邸報,以眼神示意了李岫一眼,道:“華陰縣遞來的消息,都看看吧。”

    李岫遂上前,將一封快馬送來的急信交在陳希烈手裡。

    “左相請過目。”

    陳希烈攤開一看,驚愣道:“這……怎麼會如此?”

    李林甫淡淡道:-->>
                                         
“本相如何得知?”

    楊國忠等不及陳希烈慢吞吞的動作,一把搶過消息,迅速掃了一眼,幾乎罵了出來。

    “豈能燒了?太府花費那麼多錢財,聖人封禪的消息已昭告天下,能出這等事?!”

    苗晉卿也是驚怒交加,道:“華陰郡、陵臺的官員都在做什麼?全都該治罪!”

    楊國忠道:“到封禪還有九個月,來得及重修一座西嶽祠否?”

    他們商議著,李林甫卻並不回答,示意李岫把第二封消息拿出來。

    “據華陰縣令的奏報,這把火,或許是李白醉酒之後所放。”

    “李白?”

    陳希烈一愣,不明白索鬥雞這次為何要對付李白這種浪蕩客,有何用意?

    楊國忠對李白不熟悉,只知他在藍田驛與薛白鬥了詩,故而覺得李林甫這次是想牽扯薛白。

    苗晉卿則是知道,李白為翰林之時曾得罪過李林甫,大概右相氣量狹小,到現在了還想報復。

    之後,他們才想到,右相沒必要在此事上做文章,西嶽祠還真可能是李白醉酒之後一把火燒掉的。

    “都談談吧。”李林甫目露沉思之色,緩緩道:“西嶽祠不能無緣無故失火……你等認為,該如何處置李白?”

    楊國忠最先領會到這話當中有深意。

    不能無緣無故失火,那該有人為此承擔責任,而李白之名天下皆知,由他承擔,有好處卻也有壞處,右相要聽聽他們的看法……

    ~~

    華陰縣。

    短短數日之間,縣城內已不復先前那熱鬧無比的景象。

    一部分因為封禪之事而來跑來謀求晉身機會的官宦人家在得知了西嶽祠失火之後迅速離開了,當然,還有另一部分則藉機真正開始謀求晉身。

    薛白也從華山下來,住進了華陰驛。

    他在打探著事情的後續,好在,因杜妗早便安插了人手在陵臺丞身邊,而陵臺丞近來與王客同走得很近,因此,他多少還是打聽到了一些消息。

    “王客同改主意了,他把西嶽祠失火之事如實稟報給了朝廷,且將縱火的罪名推在了李白身上。”

    “為何?”

    杜妗之前分明打聽到,王客同是想要隱瞞失火之事,誰曾想,他一回到縣城便稟奏了是李白縱火。

    她思忖著,喃喃道:“只怕是,王客同知道此事他瞞不住。”

    薛白問道:“為何瞞不住?”

    “有一個可能……縱火者來自長安?”

    薛白見杜妗也是如此猜測,點點頭,道:“我想去見見太白先生。”

    “很難,但可以試試。”

    杜妗應了,花了大量的錢財打點。

    那華陰縣令王客同大概也有些不祥的預感,收了錢財給家人留作後路,答應了讓宗多君去探視李白。

    同時,王客同還透露了一個消息。

    “本縣並不想捉拿太白先生,公務在身,宗家娘子見諒。”

    “懇請縣尊明鑑,我家夫婿是冤枉的,許多人都看到他是失火後才過去。”

    王客同道:“唉,他醉後點了火,便回去呼呼大睡,火起後再跑過去承認是自己縱火。”

    宗多君連連搖頭,急道:“不是這般,我能作證……”

    王客同打了官腔,道:“現在招供畫押,還能免得一死,何必多受罪?”

    說話時,薛白正扮作僕役,低著頭跟在宗多君身後,聞言,愈發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終於,他們穿過昏暗的過道,進了牢獄。

    李白看起來-->>
                                         
還好,正倚坐在那唱歌,歌聲消沉中帶著豁達與灑脫。

    “嗟予沈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嘗有。立言補過,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頑醜。月出致譏,貽愧皓首。感悟遂晚,事往日遷。白璧何辜,青蠅屢前……”

    見到宗多君來,他起身,笑道:“不必憂慮,如此顯而易見之事,我很快能洗脫冤屈。”

    “你也是一把年歲了,偏不肯安生。”

    “哈哈哈,嗟予沈迷,猖獗已久。”

    薛白給了他們夫妻倆說話的空間,環顧了這座牢獄,見李白被關押在單間裡,隔著木柵說話只要不太大聲,不至於被旁人聽到。

    他這才上前。

    “太白兄,我有話與你說。”

    “三郎來了,你沒事就好,我很擔心你陷在火中。”

    “我騙了太白兄,我便是薛白。”

    李白並不吃驚,之後,裝作很吃驚的模樣,促狹道:“原來如此,不識廬山真面目啊。”

    都到這時候了,他還有心情說笑。

    “能作出那些詩詞來,不是薛郎又能是誰?藍田驛你我對詩一事,我們在華山不知,多君卻已在華陰聽到傳聞了。”

    “太白兄早知道了。”薛白道:“那說正事,火該不是太白兄放的?”